让·保尔

    让·保尔 :

生于菲希特尔山区的冯西德尔。童年在新教牧师家庭的氛围中度过。少年时代阅读广泛,并了解启蒙运动的思想。1779年转学到霍夫的文科中学。1787年找到一份私人教师的工作,困境逐渐得到缓解。1796年拜访了当时的文学中心魏玛,受到赫尔德等人的友好接待。1798年移居魏玛。1800年迁居柏林,在那里与浪漫派作家A.W.施莱格尔、F.施莱格尔、L.蒂克以及哲学家F.施莱尔马赫和J.G.费希特等人交往较多。1804年定居拜罗伊特,直到逝世。

让·保尔在大学期间模仿作家J.斯威夫特和C.利斯科夫的风格创作一些讽刺小品,这些作品后来以《格陵兰的案件》(1783~1784)为题集结出版。1793年首次使用“让·保尔”这个笔名出版未完成的小说《看不见的共济会》。《黑斯佩罗斯,或四十五个狗邮日子》(1795)成为继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之后最成功的文学作品,作家J.G.von赫尔德和C.M.维兰德都对其推崇备至。1796~1798年,他陆续推出包括《齐本克思》(1796/1797)、《昆图斯·菲克斯莱因的生平》(1796)在内的大量作品。1800年以后,让·保尔在其同时代读者中的文学声誉开始回落。长篇小说《泰坦》(1800~1803)和《少不更事的岁月》(1804/1805)出版后并未引起读者的巨大热情。

他是最早在作品中明确使用“双重身”一词的作家,他在长篇小说《齐本克思》中说“双重身”指的是那些“能看见自己的人”。《齐本克思》的完整标题是《花卉、果实和荆棘,或穷人律师齐本克思的婚姻生活、死亡和婚礼》,讲述穷人律师齐本克思在他的朋友莱博盖伯的建议下通过装死而逃避不幸的婚姻生活的故事。其中,齐本克思的朋友莱博盖伯就是他的“双重身”,即他的另一个自我。《齐本克思》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婚姻问题小说,曾多次再版,并译成多种文字。

《泰坦》是一部成长教育小说,讲述年轻的王位继承人阿尔巴诺从热情洋溢的年轻人成长为成熟男人并接替王位的故事。让·保尔称其为自己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小说”。他写作这部小说的目的是鞭挞“世俗化的种种乱象”,谴责“自我与观念的割裂”。他借小说中的不同人物形象呈现和批评了1800年前后种种时代问题,其中包括费希特的唯心主义哲学、魏玛古典主义的为艺术而艺术、政治上的冷漠和工于心计、狂热的宗教信仰、解放妇女的有失体统等。《少不更事的岁月》幽默诙谐,大量使用语言游戏,对当时德国的很多社会场景也有生动细致的描写。

让·保尔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其他作品还有讽刺作品集《魔鬼文献选读》(1789)、《小教员玛利亚·武茨的快乐生活》(1793),滑稽故事《昆图斯·菲克斯莱因的生平》(1796),中篇小说《卡岑贝格博士的温泉之旅》(1809),回忆录《自述书》(1826),以及生命后期的未完成作品《彗星》(1820~1822)、《赛琳娜》(1827)等。

让·保尔的文学创作与魏玛古典主义保持着距离,其艺术风格和理论观点虽受到过浪漫主义的影响,但他对浪漫主义也同样保持着批判。他的作品中充斥着各种诙谐滑稽的想法和怪诞的意象,情节往往枝蔓丛生甚至错综紊乱,中间还穿插着他自己的诗学和哲学评论。他的文字既有充满智慧的反讽,也有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温和的幽默,既有冷静的现实主义描写也有半是美化半是嘲弄的田园诗意,同时还有社会批判和政治表态。他的作品尤其受到女性读者的喜爱。这主要是由于他能够深入体会女性的心理和情感,塑造了一些在德语文学中前所未有的具有心理深度的女性角色。但与此同时,他的作品中也充斥着各种对女性的讽刺和挖苦。他的作品对浪漫主义作家、音乐家、画家和后来的小说家如A.施蒂弗特、W.拉伯、G.凯勒等,以及英国作家柯尔律治、卡莱尔,法国的斯塔尔夫人等,都产生过影响。

为您推荐

开高健

开高健 : 生于大阪市天王寺区,卒于东京都港区。父亲开高正义是大阪市立鹭洲第三小学的教员,在开高健13岁时病故。丧父的第二年,因就读的大阪府立天王寺中学校舍被征用为军营,被迫辍学并在飞机场、火药库..

《阿伊达:树、匕首和回忆》

树、匕首和回忆》: 《阿伊达:树、匕首和回忆》 : 1965年出版。诗集中的诗歌主要谴责和抨击当时伊朗在全面西化政策下的社会失范和道德沦丧,同时充满了对平等博爱的呼唤。在《法版》一诗中诗人写到:“耶稣..

瓦尔特·封·德尔·福格威徳

瓦尔特·封·德尔·福格威徳 : 出身于奥地利下层贵族家庭,受过一定的学校教育,一生投奔过多个王侯宫廷。按其生活经历的顺序,可将他的创作生涯大致分为3个时期:1198~1203年供职于维也纳巴本贝格宫廷,师从莱..

哈特曼·封·奥埃

《囚徒》

《囚徒》 : 1955年出版。诗集表现了福露格对传统社会中妇女既定命运的反抗和对家庭的叛逆,以及由此而生的诗人面对亲人的自责感,但诗人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坚定不移。其中,《囚徒》一诗是福露格人生经历..

《果园》

《果园》 : 创作于1257年。全书体例是诗歌。《果园》共计10章:①正义和治世的道理。②善行。③真正的爱、陶醉与激情。④谦虚。⑤乐天知命。⑥知足常乐。⑦论教育。⑧感恩。⑨悔过与正道。⑩向主祈祷..

《水的脚步声》

《水的脚步声》 : 刊发于1965年。此诗是塞佩赫里因父亲之死、为安慰母亲而作,阐述了诗人对生与死的达观认识。塞佩赫里从长诗《水的脚步声》开始,进入了一个自在达观的境界,完成了从“茫然”走向“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