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勒·努埃曼

    米哈伊勒·努埃曼 :

出生于黎巴嫩巴斯卡塔镇一个基督教马龙派家庭。1902~1906年在巴勒斯坦拿撒勒俄国人办的师范学校学习。1906~1911年被保送到乌克兰的波尔塔瓦学院深造,其间深受俄罗斯文学的熏陶,尤喜A.S.普希金、M.Yu.莱蒙托夫的诗歌,F.M.陀思妥耶夫斯基、N.V.果戈理、I.S.屠格涅夫、A.P.契诃夫、M.高尔基等的小说,欣赏V.G.别林斯基的文艺思想。1911年赴美,入华盛顿大学攻读法律与文学。1918年应招入伍赴法。1919年回到纽约。1920年“笔会”成立,任秘书长兼顾问,并参加《艺术》和《游子》两种文学刊物的编辑工作。1932年回到黎巴嫩故乡定居。1988年病逝。

努埃曼是位多才多艺多产的作家,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建树。在文学批评上,代表作有文学评论集《筛》(1923)、《在新筛中》(1973)。《筛》共收录1913~1922年的论文22篇,其中8篇为纯理论研究,其余为作家或作品论。主要探讨文学批评的任务、目的和审美价值,提出文学批评的目的是认真鉴别作品的优劣和美丑,就像用筛子筛选粮食一样,达到去芜存菁。文学批评家应具备与众不同的敏锐力和鉴赏力,从人类整体的精神需求出发,遵从文艺的自律,探寻新的批评标准和美学价值。批评家还应超越标准,引领文学创作的方向,为文学开生路。同时阐释了阿拉伯文学革新的必要性,主张摧毁陈旧的文学传统,反对咬文嚼字、过分强调语言的雕饰,指出文学的任务在于表达生活、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语言不过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媒介,思想和感情有它独立于语言的意义。

努埃曼还将自己的文艺理论付诸创作实践。他被认为是阿拉伯文学史上新小说和戏剧的先驱者之一。有短篇小说集《往事已矣》(1937)、《豪绅》(1956)、《粗腿肚》(1958),中篇小说《相会》(1946)、《花脸回忆录》(1949)、《米尔达德之书》(1952)、《最后一天》(1963)、《啊,人!》(1969)等,剧本《父与子》(1917)、《约伯》(1967)等,诗集《眼睑细语》(1945)。还有哲理性散文《路》(1932)、《历程》(1932)、《来世的干粮》(1936)、《打谷场》(1945)、《拜物》(1945)、《世界的声音》(1948)、《光与暗》(1950)、《在风口》(1953)、《远过莫斯科和华盛顿》(1957)、《基督的启示》(1974),有格言、警句集《路边的葡萄》(1946),传记作品《纪伯伦传》(1934)和自传《七十述怀》(1959)。《父与子》是其在戏剧方面进行探索取得的第一个成果。1917年首次由纽约“艺术公司”印行,1918年在纽约公演。这是一部四幕正剧,剧本受到屠格涅夫同名小说的影响,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两代人的矛盾。剧本在对白语言上有所创新,剧中有文化的人用阿拉伯标准语,而底层人则用方言,语言生动、活泼。

他的小说创作基本遵循现实主义,多取材于社会现实生活。注重典型的塑造和细节描写,文风含蓄、幽默、蕴藉、深沉。反封建礼教、反愚昧落后是早期小说的重要主题。如首次发表于1914年《艺术》上的短篇小说《又一年》,通过对黎巴嫩一个山村村长纳绥夫所作所为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个貌似开明进步,实则是满脑子封建保守思想的典型形象,深刻揭示了19世纪初阿拉伯重男轻女、生儿育女是为了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除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外,还将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发表于1946年的中篇小说《相会》反映的是一对男女的爱情故事,具有鲜明的反封建主题,但运用了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将现实中一对恋人的故事与古代牧童和公主相爱的神话传说交织在一起,使作品别具一格,故事亦真亦幻,神奇迷离。

小说还具有明显的苏菲神秘主义特征,《米尔达德之书》是这方面的顶峰之作。小说将《圣经》中的大洪水故事作为背景,写诺亚得救后所发生的事情,是创世神话的续篇。叙事者为了得到祖先留下的米尔达德之书,不畏山路曲折,羁旅多艰,终修成正果。努埃曼把叙事者描写上山的过程,寓意为苏菲信徒的修炼历程,上山的重重障碍象征着每一个寻求真理的人在其人生道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而《米尔达德之书》中讨论的内容也正是努埃曼哲学思想的体现,努埃曼借此论述了轮回转世、生死、善恶、现实和幻觉、时空、虚静等观点。他认为世界的存在完整充实,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是无尽的统一。上帝、人类和大自然是一个整体,存在的统一是永恒的。生命是死亡的产物,死亡孕育出生命。

努埃曼还是一位创新派诗人。其诗作虽亦多为格律诗,但已打破传统诗歌格律的束缚,诗句多简短、明快,韵律富有变化。有人称他的诗为“细语诗”,因为其诗歌给人印象不像那种慷慨激昂的演讲,更像是耳边的轻声细语,让心灵得到慰藉,感到温暖。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努埃曼用阿拉伯语、英语、俄语三种语言进行写作,文学体裁涵盖诗歌、小说、文论、剧本、传记等,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学遗产。1978年5月,黎巴嫩总统授予他国家最高奖励——黎巴嫩杉树勋章,以表彰其对国家和民族的卓越贡献。

为您推荐

陌生化

陌生化 : 首次出现于俄罗斯形式论学派1917年彼得格勒诗语研究会的宣言、V.什克洛夫斯基的文章《作为手法的艺术》。什克洛夫斯基在这篇文章里自造了“остранение”这个新词,以表示保持距离(..

嘉村矶多

嘉村矶多 : 生于山口县,卒于东京。在山口中学学习期间,逐渐变得不愿与人交往,1914年因多次无故旷课被迫退学。回家务农后曾接触基督教,后信奉佛教净土真宗。1915年,因婚姻问题与父母产生对立,不愿与人交往..

愤怒的青年

愤怒的青年 : 对社会倍感失望的大学生、小说家、剧作家、导演、电影制作人等,致力于通过文学艺术创作的形式来揭示工人阶级的现实生活,表达对英国等级社会的不满以及反映二战后英国社会消极、反叛的情..

穆罕默德·海尔丁

泽娜白·法瓦兹

泽娜白·法瓦兹 : 生于黎巴嫩山区一个什叶派家庭。自幼因生性聪慧得到当地贵族妇女的赏识和栽培,后前往埃及亚历山大等地师从名家。其文学生涯始于在《尼罗河报》等多家报刊上以“东方明珠”为笔名的..

拉希德·米穆尼

拉希德·米穆尼 : 生于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附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毕业于阿尔及尔大学理科专业。曾任卡提布·亚辛基金会主席、国际特赦组织副主席等职务。1993年阿尔及利亚内战期间流亡法国。早..

塔尔科夫斯基,A.A.

塔尔科夫斯基,A.A. : 生于乌克兰伊丽莎白格勒(今基洛沃格勒)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卒于莫斯科。父亲是银行职员,兼职新闻记者的同时创作和翻译诗歌。在父亲的影响下,用诗歌进行交流和记录家庭事件成为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