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拉里 :
生于德黑兰,卒于德黑兰。1943年创办《语言》杂志,成为当时文学革新派的代表性刊物。这一杂志除发表小说、诗歌的新人新作外,还翻译介绍西方文论,组织开展诗歌改革问题的讨论。他通过《语言》杂志团结了塔瓦洛利、纳迪尔普尔和戈尔钦·吉兰尼等年轻诗人,组成诗歌改革的稳健派,主张在保持和发扬“尼玛体”自由诗革新精神的前提下,注意借鉴和吸收传统古典格律诗的精华和长处,力求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有关诗歌创作和文艺理论的系列文章,后结集为《诗歌与艺术》(两卷本)于1967年出版。还撰写了《语言学与波斯语》《波斯诗韵研究与伽扎尔体诗的韵律变化》等学术专著。他在伊朗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1946)发言时指出:“为了丰富和革新现代诗歌创作,唯一的办法是扩大诗歌内容的涵盖面,即必须开拓个人的主观世界,表达内心独特的反应和感受,为此要大胆地想象,构思新的意境。”其浪漫主义诗作《身世》《晌午》和《苍鹰》等,就是根据上述原则谱写的优秀诗篇。他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对伊朗浪漫主义诗歌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