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伊戴尔·哈伊戴尔

    哈伊戴尔·哈伊戴尔 :

生于图尔图斯市附近的农村。1954年毕业于阿勒颇师范学院。大二时展露出文学天赋,创作了一些短篇小说,发表于阿勒颇地方杂志上。20世纪50代初随着叙利亚、巴勒斯坦政治局势的恶化,投身到阿拉伯民族主义洪流中。大学毕业后在首都大马士革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是叙利亚阿拉伯作协的创建者之一,并担任协会执委会委员。1970年离开大马士革前往阿尔及利亚,积极投身到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语化运动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1974年回到大马士革,继而移民到黎巴嫩,在出版社担任审校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流亡到塞浦路斯,负责文学周刊《立场》“文化版”和《巴勒斯坦之声》杂志的“文化版”编撰工作。之后回到叙利亚全身心投入文学创作。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处女作《候鸟的传说》(1968),短篇小说集《洪水》(1975)、《野山羊》(1978)、《诸神的暮光》(1995),长篇小说《猎豹》(1968)、《火花》(1970)、《凄凉的岁月》(1973)、《海草宴:死亡之歌》(1984)、《火之镜:终结章》(1992)、《吉普赛人的太阳》(1997),传记文学《卡布奇奋斗的一生》(1978),政治文集《流亡书简:我们这个时代的见证》(1993)。

《猎豹》描写了叙利亚独立前北部山区一位农民英雄反对封建压迫的武装斗争,被搬上叙利亚电影银幕。《凄凉的岁月》是作家的代表作,是一部“新现实主义”作品。作家通过自己青年时代的生活回忆,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揭露现实社会的阴暗面,表达他对大马士革政治、文化斗争的经验和反思,同时刻意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此小说被阿拉伯作家协会评选为20世纪105部最佳阿拉伯语中长篇小说之一。《海草宴》是他富有争议的政治小说,一度被禁,小说反映了阿拉伯左翼作家的悲惨命运。其作品被翻译成德语、英语、法语、意语、挪威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

为您推荐

穆斯塔法·瓦赫比·坦勒

穆斯塔法·瓦赫比·坦勒 : 生于约旦北部伊尔比德地区的贫寒家庭。曾在家乡念小学,后去大马士革、贝鲁特、阿勒颇等地学习。他在家乡当过小学教师,后自学法律,并于1930年获得文凭。之后一边从事律师职业,..

易卜拉欣·图甘

易卜拉欣·图甘 : 作家法德娃·图甘的哥哥。生于巴勒斯坦纳布卢斯。曾在耶路撒冷教会学校学习,师从奈赫赖·祖莱格,后去贝鲁特美国大学研习文学,1929年毕业。先后在纳布卢斯纳吉哈学院、贝鲁特美国大学..

特拉别略,A.

特拉别略,A. : 出生于西班牙莱昂省的曼萨内达德托利奥。就读于巴利亚多利德大学哲学与文学系。1975年,迁居马德里。1980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在水边》。从1987年开始陆续发表日记随笔系列《消逝脚步沙龙..

阿里·欧格莱·阿尔桑

阿卜杜·赛拉姆·欧杰里

阿卜杜·赛拉姆·欧杰里 : 生于叙利亚中北部的拉卡。1945年于叙利亚大学医学院毕业。1947年被选为议员,1962年任叙利亚文化部长。20世纪30年代开始进行短篇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巫婆之女..

伊萨·伊卜拉欣·纳欧里

伊萨·伊卜拉欣·纳欧里 : 生于安曼附近的纳欧尔镇。毕业于耶路撒冷一所教会学院。曾做过15年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教师,后在约旦教育部任职21年。创办《新笔》文学月刊,一年后停刊。1976年意大利巴勒莫大..

赫利勒·贝德斯

赫利勒·贝德斯 : 生于拿撒勒(今属以色列)。曾就读于拿撒勒的俄国教会学院。毕业后先后在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俄国教会学校任教。1908年在以色列海法创办文学杂志《珍宝》(后改名为《当代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