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裔文学

    加拿大华裔文学 :

根据历史记载,最早一批来到加拿大的中国人于1788年来到西海岸从事造船工作。而最早成规模的移民行为则开始于1858年,当时大批华工从美国加州和中国来到加拿大,从事金矿开掘工作。到了19世纪70~80年代,又有大批中国劳工来到加拿大参与修筑太平洋铁路。铁路完工以后,中国移民为加拿大的渔业、商业和伐木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一些城市建立了华人聚居地唐人街。但是,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加拿大华人却受到种族主义的歧视和种种不平等的待遇。从1885年开始,加拿大政府向新入境的华人征收每人50加元的人头税;1903年增加到每人500加元。1923年,联邦政府颁布了《排华法案》,全面禁止华人移民,并剥夺了现有华裔移民的公民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华裔移民踊跃参军,打击法西斯,赢得了加拿大正义人士的赞许。1947年,经过了多年的斗争,《中国移民法》被废止,华裔获得了选举权。之后,随着中加建交、技术移民的加入以及华裔在各方面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到了20世纪末,华人在加拿大的社会地位才显著提高。由于加拿大华人长期遭受歧视和隔离,作为社会的边缘人,其文学也表现出群体的沉默。二战结束后,加拿大华裔文学创作也在逐渐发展,尤其是最近二三十年来,华裔文学创作蓬勃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引起了加拿大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的关注。

加拿大华裔文学主要由加拿大华文文学和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组成。加拿大华文文学的兴起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之前,由于加拿大华人多为早期贫苦劳工及其子弟,教育程度较低,加之忙于生计,更无暇顾及文学创作。第二代和第三代移民后代则热衷于融入英语的主流社会,许多华裔子弟不谙中文,不了解中国文化传统,也无法进行华文文学的创作。1987年,著名作家卢因和梁丽芬在温哥华发起成立“加拿大华裔写作人协会”,后于90年代初更名为“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这一协会的组建标志着加拿大华文文学开始了有意识的整合与发展。之后,随着大批香港居民移居加拿大以及90年代的大陆移民数量增加,加拿大华文文学很快就形成了温哥华和多伦多两大“创作群”。

温哥华创作群在卢因、刘慧琴等作家的努力下,成为了加拿大西部主要的华文文学中心。“加华作协”定期出版中英双语的季刊《加华作家》,并联合《星岛日报》《环球华报》《明报》等报刊推出加华文学专版,鼓励了一大批华文作家用中文创作文学作品。同时,“加华作协”还与中国作家和作协保持联系,举办了多次华人文学研讨会。温哥华创作群的主要成员有卢因、刘慧琴、梁丽芳、林婷婷、陈浩泉、王洁心、葛逸凡、文野长弓、赵庆庆、潘铭燊、申慧辉等数十位作家。世纪之交,“加华作协”编辑出版了《枫华文集》(1999)、《白雪红枫》(2003)等多部重要的华文作品集。

多伦多“创作群”以“加拿大中国笔会”为主体,包括孙博、李彦、张翎、阎真、曾晓文、冯湘湘、余曦、赵廉等多位作家。2004年,“加中笔会”策划出版了《西方月亮──加拿大华人作家短篇小说精选集》和《叛逆玫瑰──加拿大华人作家中篇小说精选集》(吴华、孙博、诗恒主编)等华裔文学选集,所收入的作品多数来自当今旅居多伦多地区的华人作家,以中文首创为主,兼顾华裔英语文学的中译版本。

加拿大华文文学的读者群虽然主要集中在华人社区,但是随着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和华裔移民数量的增加,这种特殊的族裔文学已经开始显现出巨大的影响力,为建设加拿大华人的心灵家园与文化绿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有望随着中文在加拿大语言体系中不断提升的地位而得到更充分的接受和鼓励。

加拿大华裔英语作家主要是老一代中国移民的子女,他们从小接触加拿大的英语教育和文化环境,往往只会使用英语进行文学创作。华裔英语文学的力量曾经非常单薄,在白人作家为主的加拿大英语文学界长期被人忽视。这种状况在20世纪70年代有所改变。温哥华的华裔作家联合当地的日裔作家于1976年组建“作家创作室”,并于三年之后的1979年出版了第一部东亚裔文学选集《不可剥夺的稻米——加拿大华裔日裔文学选集》。尽管这次与加拿大英法主流文化相抗衡的努力并非华裔作家的独立成果,但它仍标志着当代华裔英语文学开始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部选集意在争取加拿大亚裔被剥夺多年的平等权利,因此其中的大部分作品都以重新书写历史或重新定义加拿大亚裔的身份为主题。1991年,由华裔诗人朱霭信和作家李孟平合编的《多嘴鸟——当代加拿大华裔文学选集》出版,标志着当代华裔英语文学的发展和逐渐成熟。虽然加拿大华裔的历史和身份仍是这部选集中大多数作家的关注焦点,但其他题材的作品开始出现,华裔作家不再囿于对族裔性的书写。自20世纪90年代起,加拿大文坛涌现出李群英、郑霭龄、崔维新、余兆昌、陈泽桓、F.华、赵廉等一大批优秀的华裔作家,创作主题也更加多元化。他们的作品荣获包括加拿大总督奖在内的多项加拿大文学大奖,在主流社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为您推荐

《费芙和她的朋友们》

《费芙和她的朋友们》 : 故事发生在1935年的美国新英格兰乡村,八位中产女性在女主人费芙家里商议筹办一次为教育集资的戏剧活动,其间贯穿着她们关于种种个人问题的絮语闲聊,但人物之间也不时因猜忌与观..

布鲁姆,H.

布鲁姆,H. : 生于纽约。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耶鲁大学,1955年获博士学位后一直任教于耶鲁大学。布鲁姆反对崇拜学术传统,对某些传统的学术机制表示厌恶。他著作甚丰,《影响的焦虑》(1973)是他个人的里程..

加拿大英语文学

加拿大英语文学 : 历史上,加拿大这片土地曾先后是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地,法语与英语长期以来都被确立为加拿大的官方语言,因此“加拿大文学”便包含了“加拿大英语文学”和“加拿大法语文学”两个部分。加..

泰勒,E.

德·曼,P.

德·曼,P. : 生于比利时安特卫普,卒于美国纽黑文。1960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此后多年执教于耶鲁大学。德·曼早年受萨特存在主义影响,后转向由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发起的现象学批评,是较早将欧洲大陆的哲学..

沃格尔,P.

沃格尔,P. : 生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从中学时代就热衷于戏剧实践,1974年从天主教大学戏剧专业毕业,1976年以康奈尔大学文学硕士毕业并短暂从教,随后获得布朗大学教职。70年代初她开始从事剧本创作,1998年..

印度文学

印度文学 : 印度文化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早在公元前2500年至前1750年就已出现城市化文明,史称“印度河流域文明”。这个时期的文字主要保存在出土的2000多枚印章上,这种印章文字至今尚未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