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德,I. :
生于俄亥俄州戴顿,卒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父亲从医,11岁时母亲去世。青少年时代常寄居亲戚家中,辗转多地生活。1885年进入哈佛学院,1889年以优等生成绩毕业。1891年,赴法国高等研究院短期访学,专业攻读巴利语、古印度文学、佛教经典。次年回国,在威廉姆斯学院担任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教师。1893年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次年进入哈佛大学任教,主讲东西方古典文学,直至离世。
从19世纪90年代初开始,倡导和宣讲以恢复人文主义为核心的古典主义思想与艺术传统,批判以考据为核心的文本主义,以哲学为核心的观念至上主义,以所谓自然秩序与情感逻辑为核心的浪漫主义,以及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否定现实主义、文学自然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各种现代思潮。白璧德阐述上述观点的文章、讲义、小册子等收入1908年出版的《文学与美国大学》,引起学界震动,被认为是一种新的人文主义。他创办了哈佛大学的比较文学系,并作为比较文学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开拓者,影响了现当代哲学、历史、政治、教育等各个学术领域。1921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体现在多部著作中。在《文学与美国大学》中,白璧德首先厘清了以强调个体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与强调人类整体为中心的人道主义的差异,探讨了这两种不同精神对大学人文教育的不同诉求,认为科学自然主义与感性人道主义导致了当时社会的道德滑坡与文化价值的扭曲,主张以东西方古典文学所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为出发点,建构一种当代道德伦理批评理论。这一观念成为新人文主义的奠基之作,并在后面的著作中得以拓展和应用。《新拉奥孔》(1910)详细审视了现代艺术观念的弊端与危机。《现代法国文学批评大师》(1912)则提出了自己的文学批评标准,并将这些标准应用于19世纪法国文学批评家及美学家的理论批评实践。《民主与领袖》(1924)将自己的伦理思想与文化理论观念应用于政治批判。《论创造性》(1932)则是批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例证。1919年出版的《卢梭与浪漫主义》是白璧德的代表著作,作者以J.-J.卢梭为例对浪漫主义传统进行批判,认为卢梭是当代文化价值的堕落之源。他强调人的自律与他律的统一性、情感与理智的适度性、传统与创新的连续性。
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以人的能动性为中心,认为人是知识真理之本、道德伦理之枢。强调不偏不倚:既是真理规律的遵守者,又是真理规律的创造者;既是传统的继承者,又是传统的革新者; 既是自然之物,又具有自由意志。新人文主义是面对工业化文明、拜物主义、相对主义这一新语境下的人文主义,强调教育和文化的人文关怀,崇尚人的道德想象、人文理性、个人主义伦理,反对科学主义、功利主义。新人文主义在20~30年代的美国曾引起极大争议,反对者与追随者陷入论战。而在欧洲尤其是法国追随者甚众,同时影响了东方各国的各学科领域,特别是中国现代学衡派深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