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斯纳特,C.W.

    切斯纳特,C.W. :

生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卒于克利夫兰。父母均为北卡罗来纳州的非洲裔自由人,因种族歧视,举家移居俄亥俄州。南北战争之后,随全家迁回北卡罗来纳州,定居费耶特维尔。战后南方经济萧条,全家依靠父母经营食品杂货店维持生计,艰难度日。14岁前,断断续续接受过一些正规教育,但主要依靠自学掌握各科知识,语言功底深厚。1872年,进入专为黑人创办的霍华德学校,一边学习,一边教书。1877年,被聘为北卡州政府在费耶特维尔创办的州立有色人种师范学校(今费耶特维尔州立大学)教师,不久成为校长助理。1878年后,因难以忍受南方社会积存的歧视和贫穷,也为了谋求自己多年以来的文学梦想,先后到纽约和克利夫兰谋求发展。1887年,通过俄亥俄州律师资格考试,创办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同时担任州法院书记员和公司法律顾问。同年,在《大西洋月刊》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被诅咒的葡萄藤》。

切斯纳特把法律工作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主要精力用以从事文学创作。1890年,创作了小说《经商生涯》,但未能出版。1899年出版代表作《魔法女人及其他魔法故事》和《年轻时的妻子及其他关于有色人种的故事》两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一部传记《弗瑞德里克·道格拉斯传》。1900年版《雪松后面的房子》封面第一部长篇小说《雪松后面的房子》(1900),叙述了一位双种族(白人和有色人种)女孩隐藏黑人血统,伪装白人在南方社会所遭遇的心理困境与精神折磨。第二部长篇小说《传统之髓》(1901)是一部历史小说,基于发生在北卡州的白人至上主义政变及1898年威明顿大屠杀事件,直接书写种族冲突,被认为是最早的一部黑人自然主义作品。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上校之梦》(1905),讲述了一位退伍上校军官在南方某镇进行社会改革的遭遇,揭示了战后南方阴魂不散的种族歧视、压迫、暴力及黑人悲惨的社会经济困境。另外,还创作了戏剧、散文等作品。

进入20世纪,切斯纳特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社会政治生活的斗争中去,成为一位社会活动家。1904年成为解决黑人问题的“十二人委员会”成员之一,1910年成为全国有色人种促进委员会总委会成员,1912年成为克利夫兰商会会员。尽管对美国种族问题感到极度失望,但还是坚持与白人至上团体进行斗争,同时撰写了诸多散文和政论文。1928年,获全国有色人种促进协会颁发的斯平加恩奖章。

切斯纳特被认为是一位融合地方色彩与现实主义的代表性作家。对黑人方言、种植园传说及超自然宗教素材的应用,又被称为是融合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甚至是当代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锋性作家。复杂多变的叙事技巧及含混性的反讽,唱响了继续反抗种族主义的文学声音,被认为是美国非洲裔文学传统的开拓者。他是非洲裔人权活动家,主张真正的种族平等,不但从法律、行政、社会等方面抨击种族问题,更重要的是关注蓄奴制废除后的种族身份、种族心理、种族意识等深层次问题。在此方面的文学探索和社会努力,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社会对种族问题的看法,更影响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文学关于种族问题的历史、文化、伦理、心理等方面的研究视野。

为您推荐

《他们眼望上苍》

《他们眼望上苍》 : 全书共20章,以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至20世纪30年代的佛罗里达州为背景,以黑人女性珍妮的婚姻生活为叙事中心,反映了美国黑人妇女反抗性别歧视、获得自我认知、追求自我觉醒、通过自我..

阿尔内,S.

阿尔内,S. : 毕业于南部的龙德大学。当过中学教师。著有长篇小说《遗失的钱包》(1943)、《士兵与教士》(1945)、《你自己》(1946)、《晴天》(1950)、《他、她、没有一个人》(1951)、《像燕子一样》(1956)、《网》(1..

科尔柏拉,J.

科尔柏拉,J. : 生于萨翁林纳的一个神职人员家庭。他上过大学,当过中学教师。共发表过4部长篇小说,旨在探讨灾难、犯罪和责任等问题。代表作《芬凯尔曼博士》(1952)讲了一个理想主义者演变成“超人”的故事..

雅尔塔尔松,S.

阿道尔夫松,G.

阿道尔夫松,G. : 20世纪60~70年代重要的工人作家。投身文学创作之前曾当过工人、记者、共产党议员。他的四部曲《木鞋之国》(1964)、《穷人的外套》(1965)、《挂着红圈圈的旗杆》(1966)和《夜晚拉提琴的人》(1..

科斯根涅米,V.A.

科斯根涅米,V.A. : 父亲是中学教师。科斯根涅米曾就读于赫尔辛基大学,大学时兼任地方报纸助理编辑。1921年任图尔库大学文学教授,后晋升为校长。1948年被遴选为芬兰科学院院士。1906年发表处女作《诗》..

《斯通家史札记》

《斯通家史札记》 : 小说讲述了一位普通女性黛西的一生。黛西出生在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的一个小村庄,出生当日,母亲因产后惊厥而死。父亲沉浸在丧妻的痛苦中,无心照顾黛西,于是她被好心的邻居克莱恩廷带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