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普利亚科夫,V.G.

    捷普利亚科夫,V.G. :

生于特维尔的一个地主家庭,卒于巴黎。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1岁时就读于莫斯科大学附属的贵族寄宿学校,在这里学习了多种外语,并开始写诗。毕业后到巴甫洛格勒骠骑兵团服役,这期间加入了共济会。1824年晋升为骑兵中尉,一年后因健康问题退役,定居彼得堡。在彼得堡结识了十二月党人,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受牵连被捕入狱,先在彼得堡罗要塞囚禁了6个月,后被流放到赫尔松,在去流放地的途中迷上了考古。1829年被派往保加利亚为敖德萨博物馆寻找古物,此后足迹遍及土耳其、埃及、叙利亚、法国、德国、瑞典和意大利等地。到了19世纪30年代末期,捷普利亚科夫很少写诗,而是热衷于撰写日记和家书,记录自己的旅行感受。1837~1838年任驻雅典的外交信使,自1840年起侨居巴黎。

《色雷斯人的哀歌》(1829)和《保加利亚来信》(1833)是作者保加利亚之行的文学成果:世界混乱的废墟、流血战争、黑衣割谷妇人的死亡叹息、帐篷——所有这些形象在哀歌中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悲剧性的世界;而《保加利亚来信》是兼具诗歌和散文形式的浪漫主义的“总结”,在这里民族的地域描写与高雅的抒情有机结合,个人的悲剧性认识与历史的经验融为一体。在捷普利亚科夫的诗歌创作(尤其是早期创作)中,英国诗人G.拜伦和俄国浪漫主义诗人K.N.巴丘什科夫对他的影响很大,其创作融合了巴丘什科夫的哀歌传统和拜伦的浪漫主义风格。1832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维克多·捷普利亚科夫诗选》,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被命运流放的漂泊者。例如早期的叙事诗《庞尼斐修》(1823),主人公具有自传性:被放逐而远离故土,因失去家园而厌恶人类,对一切都持怀疑态度,经过生活的暴风雨、流放和无尽的漂泊,他放弃了原有的快乐的处世观,不再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会找到理想。在寻找摆脱精神绝境的出路时,作者依靠的是共济会的学说。1836年出版了第二本诗集,著名诗人V.F.奥拓耶夫斯基为其作序。诗集的主题在捷普利亚科夫创作中颇具代表性:年轻人对爱情、理想的失望以及内心的矛盾,如《爱与恨》(1836)、《泪水与欢笑》(1836)、《两个天使》(1833)等,对遥远而美好国度的向往转变为对尘世之外幸福的寄托(《幸福》)。第二本诗集的创作成就是明显的,普希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的诗音韵和谐,感情饱满,具有抒情的动感,不足之处是词章华丽。

捷普利亚科夫创作的文学作品不多,在普希金时代的诗人中成就也不突出,但其诗歌所具有的描述性和深刻的洞见力,赋予了其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为您推荐

《高尔基论文学》

《高尔基论文学》 : 高尔基在几十年的文学活动中,尤其是在十月革命以后的时期,撰写了大量文学论文与文学评论,对他自身丰富的创作经验进行总结,对苏联文学发展的经验进行梳理,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文艺理论问..

《夏姆士与塔伽罗》

《夏姆士与塔伽罗》 : 创作于1909年。小说故事发生在阿贝希·哈吞女王统治法尔斯地区的24年间,这段时间正好是蒙古人对伊朗的统治时期。小说生动呈现了蒙古人入侵时期伊朗人的精神面貌,尽管与历史紧密..

丹羽文雄

丹羽文雄 : 生于三重县四日市一个净土真宗寺院家庭。1923年进入当时的第一早稻田高等学院文学部学习。在学期间,与文学青年新庄嘉章、尾崎一雄、浅见渊、火野苇平等交好,并于同人杂志《街》上发表处女..

托卡列娃,V.S.

克维特卡,G.F.

克维特卡,G.F. : 生于乌克兰哈尔科夫的奥斯诺瓦村。幼年时体弱多病,5岁前一直双目失明。曾在军队短期服役,23岁进入库利亚日基修道院,并在那里生活近4年,离开修道院后一直过着半修道的生活。后对社交活动..

《亚历山大的镜子》

《亚历山大的镜子》 : 出版于1909年。在小说中,作者刻意将伊朗神话、传说、历史三者嫁接在一起,将伊朗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国王凯·霍斯陆、凯·卡乌斯、伊斯凡迪亚尔与历史上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

卡拉姆津,N.M.

卡拉姆津,N.M. : 生于辛比尔斯克省的贵族家庭。1780~1783年就读于莫斯科私立寄宿中学,同时在莫斯科大学旁听。1783年在近卫军服役,1784年退役。1785年来到莫斯科,研究并翻译了法国启蒙主义者和德国作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