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普利亚科夫,V.G. :
生于特维尔的一个地主家庭,卒于巴黎。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1岁时就读于莫斯科大学附属的贵族寄宿学校,在这里学习了多种外语,并开始写诗。毕业后到巴甫洛格勒骠骑兵团服役,这期间加入了共济会。1824年晋升为骑兵中尉,一年后因健康问题退役,定居彼得堡。在彼得堡结识了十二月党人,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受牵连被捕入狱,先在彼得堡罗要塞囚禁了6个月,后被流放到赫尔松,在去流放地的途中迷上了考古。1829年被派往保加利亚为敖德萨博物馆寻找古物,此后足迹遍及土耳其、埃及、叙利亚、法国、德国、瑞典和意大利等地。到了19世纪30年代末期,捷普利亚科夫很少写诗,而是热衷于撰写日记和家书,记录自己的旅行感受。1837~1838年任驻雅典的外交信使,自1840年起侨居巴黎。
《色雷斯人的哀歌》(1829)和《保加利亚来信》(1833)是作者保加利亚之行的文学成果:世界混乱的废墟、流血战争、黑衣割谷妇人的死亡叹息、帐篷——所有这些形象在哀歌中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悲剧性的世界;而《保加利亚来信》是兼具诗歌和散文形式的浪漫主义的“总结”,在这里民族的地域描写与高雅的抒情有机结合,个人的悲剧性认识与历史的经验融为一体。在捷普利亚科夫的诗歌创作(尤其是早期创作)中,英国诗人G.拜伦和俄国浪漫主义诗人K.N.巴丘什科夫对他的影响很大,其创作融合了巴丘什科夫的哀歌传统和拜伦的浪漫主义风格。1832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维克多·捷普利亚科夫诗选》,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被命运流放的漂泊者。例如早期的叙事诗《庞尼斐修》(1823),主人公具有自传性:被放逐而远离故土,因失去家园而厌恶人类,对一切都持怀疑态度,经过生活的暴风雨、流放和无尽的漂泊,他放弃了原有的快乐的处世观,不再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会找到理想。在寻找摆脱精神绝境的出路时,作者依靠的是共济会的学说。1836年出版了第二本诗集,著名诗人V.F.奥拓耶夫斯基为其作序。诗集的主题在捷普利亚科夫创作中颇具代表性:年轻人对爱情、理想的失望以及内心的矛盾,如《爱与恨》(1836)、《泪水与欢笑》(1836)、《两个天使》(1833)等,对遥远而美好国度的向往转变为对尘世之外幸福的寄托(《幸福》)。第二本诗集的创作成就是明显的,普希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的诗音韵和谐,感情饱满,具有抒情的动感,不足之处是词章华丽。
捷普利亚科夫创作的文学作品不多,在普希金时代的诗人中成就也不突出,但其诗歌所具有的描述性和深刻的洞见力,赋予了其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