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V.

    纳博科夫,V. :

生于俄国圣彼得堡一贵族世家,卒于瑞士蒙特勒。父亲是俄国革命前立宪民主党领袖。1919年随家人迁居英国,获专为流亡的俄罗斯知名人士子女设立的奖学金而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1922年,其父遭暗杀身亡。同年,他于剑桥大学毕业,后去德国、法国居住。迁英之前,发表诗集《诗》(1916)和《两条道路》(1918)。1926年发表纳博科夫与妻子伊娃在米兰第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玛申卡》。在柏林和巴黎发表用俄文创作的中长篇小说《K、Q和J》(1928)、《黑暗中的笑声》(1932)等。他的小说题材不一,有写下棋的《防守》(1930),写谋杀的《绝望》(1936),写政治故事的《斩首的邀请》(1938)。这些小说十分注重文体、结构和表达技巧等。


1940年移居美国,1945年入美国籍。先后在斯坦福、韦尔斯利、康奈尔等大学讲授英国文学名著,其文学创作从此进入以英语写作为主的阶段。初期创作的英文小说有《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1941)和《左斜线》(1947)等。1955年,他最著名的小说《洛丽塔》出版,书中对主人公情欲的表现引起广泛的社会争议,但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此书不仅最终被认可,而且为作者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小说对于人物内心情感的把握以及其语言结构都受到评论界极高的推崇,对60年代以后的英美小说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久,另一部颇受美国读者欢迎的小说《普宁》(1957)问世。小说叙述了一位移居美国的昆虫学教授与环境的冲突和对于往事与故土的感怀,其中显然有作者本人的影子,是他过去所写的俄文小说中某些主题的进一步开拓和深化。小说《幽暗的火》(1962)在结构上另辟蹊径,由一首诗和一个狂热的文学空谈家对它的评论组成,作者高超的想象,对于文学主题和形式的熟悉,小说本身所采用的戏噱模仿、隐喻反讽手法等,都深得批评家们好评。《阿达》(1969)是他最后、最长的一部小说,模仿家系小说的形式写成。书中糅合了他以往表现过的所有主题,再加上俄语、法语和英语并用,也是他最难读的作品。


纳博科夫一生共有17部长篇小说,52部短篇小说,9部诗体和散文体剧作,400余首诗歌以及关于N.V.果戈理、A.S.普希金和欧美文学的大量评论。他去世后,出版的作品有《文学讲稿》(1980);还有译作,如将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译成英文,将W.莎士比亚、J.W.von歌德等作品译成俄文。

为您推荐

爱伦·坡

爱伦·坡 : 生于波士顿,卒于巴尔的摩。父母都是江湖艺人,在他幼年时先后死去。1811年他由弗吉尼亚里士满商人J.爱伦收养,后随爱伦夫妇去英国。1815~1820年在伦敦郊区的小学受教育。回里士满后,进入弗吉尼..

怀特,E.B.

怀特,E.B. : 生于纽约州芒特弗农,卒于缅因州北布鲁克林。1921年于康奈尔大学毕业后成为采访记者和自由撰稿人,1927年起任《纽约人》杂志的特约编辑和撰稿人。他的散文随笔、短篇小说、诗歌为奠定《纽约..

《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谁而鸣》 : 《丧钟为谁而鸣》封面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为背景,讲述美国人罗伯特·乔丹自愿加入国际纵队,奉命到敌后山区参战的故事。指挥游击队的苏联将领分配给..

梭罗,H.D.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 小说描写了南北战争前美国中西部密西西比河畔一座小镇的生活。汤姆是个孤儿,收养他的波莉姨妈非常疼爱他,想用清规戒律把他塑造成一个君子。但汤姆天真、顽皮,对庸俗、保守的习..

《福谷传奇》

《福谷传奇》 : 作品以作者1841年4月至11月参加布鲁克农场的亲身经历为创作素材,以出现在农场的诸多超验主义积极分子为人物原型,叙述了当时美国轰轰烈烈的乌托邦社会改革实验的喧嚣与荒诞,反映了霍桑关..

惠蒂埃,J.G.

惠蒂埃,J.G. : 生于马萨诸塞州的黑弗里尔镇,卒于新罕布什尔州的汉普顿福尔斯。自幼务农,读书甚多,深受英国文学尤其是苏格兰诗人R.彭斯的影响;1831年出版的诗文集《新英格兰的传说》,描写新英格兰农村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