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语文学

    孟加拉语文学 : 印度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国使用孟加拉语的民族的文学。10至17世纪,孟加拉地区长期处于封建割据局面,农民、自由手工业者和商人都蒙受封建领主和王公的压迫;佛教衰落,印度教兴起,并出现规模巨大的宗教虔诚运动。这时期的孟加拉语文学反映了当时的宗教思想、宗教斗争及其阶级背景。它是在梵文文学和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多是诗体作品。10至12世纪之间成书的《恰利耶歌集》是孟加拉语文学中最早的书面作品,它宣扬和谐的宗教精神,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卡纳和达克的《格言集》反映了古代孟加拉人的生活,它否定来世,肯定人生,具有反宗教的倾向。一部无名氏的叙事长诗《虚空往事书》描写了宗教迫害的情景。丰富的那塔宗教文学作品也闪烁着民间文学的光彩。它的基本形式是吟唱的叙事诗,取材于民间传说。它反对追求死后的解脱,注重瑜伽修身,强调寡欲和清净。12世纪出现一位著名梵文诗人胜天,创作了以黑天和罗陀的爱情故事为内容的《牧童歌》,对孟加拉地区乃至全印度黑天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4世纪后,人民痛恨战祸频繁、横征暴敛和宗教冲突,希望有个开明君主和安居乐业的社会,这种愿望大量地反映在"孟格尔"体颂诗中。最早出现的是写湿婆女儿摩那萨蛇神的颂诗,主要作家有维吉叶古帕特、盖特格达斯、德维吉·勒西卡等。《摩那萨颂》叙述摩那萨受到后娘难近母的虐待,弃家成为蛇族的女王。她庇护牧人、商人和妇女。诗歌描绘了人对抗神、爱战胜死的情景。另一类是对琼基(难近母)的颂诗,叙述女神的威力和仁慈,主要作品有穆贡德拉沃的《琼基颂》,它借用降魔诛妖的女神形象,反映了人民要求除暴安良的愿望。还有一类是对湿婆的颂诗,主要作家有拉曼什沃尔等。在他们笔下,湿婆时而被写成穷苦的老农夫,时而被写成受欺凌的市民。
  14世纪后,虔诚宗教运动席卷孟加拉地区,孟加拉语虔诚文学随之发展。虔诚诗人主要描写毗湿奴神的化身黑天的形象,它反映了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妇女的利益与愿望。14世纪钱迪达斯和维德亚伯迪(印度文学史家也把他列入印地语文学)是当时主要抒情诗人,代表作分别为《黑天颂》和《维德亚伯迪诗集》。这些诗篇表现疾恶如仇和人生美好、青春欢乐的思想,对后人影响很大。16至17世纪歌颂毗湿奴的诗歌创作进入繁荣阶段。这时孟加拉出现一个宗教改革家阇多尼耶,他反对种姓歧视,提倡大同友爱的思想,鼓励毗湿奴诗歌的创作。于是,黑天和阇多尼耶(被认为黑天的化身)的生活和德行,几乎成为当时孟加拉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著名的抒情诗人有穆拉利·古帕特、戈宾德达斯、琼德尔什卡尔等。此外还有人写诗体的传记,其中著名的有沃林达沃纳达斯的《阇多尼耶的薄伽梵往世书》、洛金达斯的《阇多尼耶颂》和格里希那达斯的《阇多尼耶一生的甘露》等。这些作品抒发了诗人的虔诚和爱的情怀,描写了当时各方面的社会生活。
  16世纪还盛行根据梵语古典文学改写或翻译的作品,促进了孟加拉语文学的发展。改写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有30余种,改写《罗摩衍那》的有20余种,最著名的有卡希·拉姆达斯的《摩诃婆罗多》,格里迪瓦斯的《罗摩衍那》。17世纪时,道勒德·卡兹和赛义德·阿拉奥尔摒弃宗教色彩,创作反映人间爱情的长诗《劳尔琼德拉妮》。18世纪,有许多作家成为宫廷诗人,歌颂封建庇护者,描写艳情,追求形式主义。代表诗人有帕尔德·钱德拉,他的《阿嫩达之歌》被后人认为是形式主义的代表作。
  17至19世纪,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印度确立自己的统治,孟加拉地区首当其冲。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最先在这里组织社团,创办报刊,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于是小说、戏剧、新诗、散文等文体就应运而生。它们大多摆脱了神话和宗教内容,直接反映社会生活,塑造富有人性的形象。主要的启蒙文学家是伊希沃尔·金德尔·古普特(1812~1859)。他创办《新闻海》杂志,培养了一批文学家。他的诗讽刺社会弊病和英国殖民者,歌颂印度的古代文明。他的主要作品有《知识海》等。拉姆·莫汉·拉伊(1774~1833)组织了启蒙社团"梵社",提出一系列改革社会的主张,他为现代孟加拉爱国主义文学奠定了思想基础。散文作家伊希沃尔·金德尔·维德亚萨格尔(1820~1891)为创造清新易懂的文学语言作出了贡献。
  这时期的新诗大多充满了爱国主义思想,想象丰富,韵律自由,具有浪漫主义倾向。早期的诗人伦格拉勒·本多巴拉雅耶(1827~1877)的主要作品有《帕德默尼故事》、《命运女神》等,他的诗歌颂印度光荣的历史,表达了早日摆脱外国奴役的愿望。诗人迈克尔·默图苏登·德特(1824~1873)最先写作十四行诗,为新诗开拓了道路。他的著名的作品有《因陀罗耆的伏诛》等。诗人海姆金德尔·本多巴拉雅耶(1838~1903)的《弗栗特伏诛记》,歌颂为解除人间苦难而作出自我牺牲的精神。诗人比哈里拉尔·恰格尔沃尔迪(1835~1874)以优美细腻的风格,写了《孟加拉美女》等许多抒情诗,抒发对祖国的热爱,表达对祖国独立的向往。
  孟加拉语文学中近代最早的剧作家是拉姆纳拉扬·德尔格尔登(1822~1886),他的社会剧《高贵门第》批判了封建贵族制度。他后来还写了不少历史剧和闹剧。剧作家迪纳本图·米特拉(1829~1874)的《靛蓝园之镜》,写英殖民者开办的靛蓝种植园中印度工人所受的压迫及其反抗。他还写了许多批判社会黑暗的讽刺剧《年轻的女苦行者》《女戏子》、《兵营》等。此外还有迈克尔·默图苏登·德特讽刺崇洋媚外的闹剧《难道这就叫文明》,乌梅希金德尔·米德尔表现妇女处于无权地位的《寡妇的婚礼》等。英国殖民当局于1874年颁布"演剧法",对剧本实行警察检查。在高压之下,许多有才华的剧作家转而创作历史剧。如吉里希金德尔·考什(1844~1911)是深受人民欢迎的剧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诗剧《莫希妮》、神话剧《罗摩的林居生活》、历史剧《阿育王》等。
  最早从事长篇小说创作的是班吉姆·金德尔·查特吉(1838~1894),曾写了18部长篇小说,常以浪漫主义手法塑造民族英雄的形象。他的《阿难陀寺院》写1772年孟加拉"出家人"反抗英殖民统治的斗争;但他的有些作品又要求维护封建的伦理道德,如《毒树》。他对后来的作家有过很大的影响。此外,拉姆希·金德尔·德特著有《孟加拉的征服者》、《马特维的项链》和反映农村生活的《世界》与《社会》等历史小说。
  20世纪初至50年代,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封建势力的斗争出?指叱?,工农运动有了发展,宗教冲突加剧,教族主义、甘地主义、马列主义和现代资产阶级的各种思潮都十分活跃,文学也进入一个复杂而又有巨大发展的阶段。这时文学的主流带上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特征,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在与形式主义、神秘主义、现代主义等流派的斗争中得到发展。这时著名的作家当推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他的诗集抒发了对人和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独立富强的向往,并对上帝与人生作了探讨,作品中充满人道主义精神和泛神论思想。他的诗清新自然,想象丰富,意境深远,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的小说和戏剧创作则采取现实主义手法,揭露帝国主义和官僚的专横暴虐,描绘人民的痛苦和反抗。晚年写了不少政治抒情诗和政论,声援被压迫人民的斗争。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长篇小说《沉船》、《戈拉》,《家庭与世界》,剧本《红夹竹桃》、《邮局》、《摩克多塔拉》等。他的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影响了整整一代印度作家的创作,其中有著名的诗人代温德尔纳特·塞纳、阿格希耶古马尔·伯达尔、德维金德尔拉勒·拉伊等。这时期著名的小说家萨拉特·金德尔·查特吉(1876~1938)写了30多部中、长篇小说,主要有《斯里甘特》、《道德败坏的人》、《乡村社会》、《火焚的家庭》等。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孟加拉城乡的生活,塑造了中、小资产者的形象,特别是受封建礼教压迫的妇女形象。小说《秘密组织──道路社》描写一群男女青年反抗殖民统治的革命活动。他选择的主题和采用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曾经遭到攻击和非难,却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诗人迦吉·纳兹鲁尔·伊斯拉姆(1899~1976),以反帝反封建的《叛逆者》一诗而闻名,被称为"叛逆诗人"。他的诗集《燃烧的弦琴》、《毒笛》和《火》等表达同样的思想,至今仍受到重视。20至30年代,有一批作家否定旧的文学传统(包括泰戈尔在内),企图另辟途径,不久后即分化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两派。1932年进步文学杂志《评论》问世,并随着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传播,出现了一批进步作家。作家维普迪·普尚·班纳吉(1894~1950)继承并发展了泰戈尔、萨拉特的现实主义的传统,主要描写农村生活,著名的有《道路之歌》、《山林人》等。达拉辛格尔·班纳吉(1898~1971)主要描写地方生活,著名的小说有《大地之神》、《五个村庄》、《诗人》等。伯勒孟德尔·米特拉(1904~  )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现代派的特征,他的小说创作却运用现实主义手法,主要描写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短篇小说《恒河口》、《在烟雾中》等是他的脍炙人口的作品。沙尔贾南德·穆克吉的小说主要描写煤矿工人生活,富有地方色彩。著名的有长篇小说《煤矿》、短篇小说集《乌德西》等。马尼格·本多巴拉雅耶(1910~1956)是左翼作家的领袖人物,早期的小说《帕德玛河上的船夫》反映了船夫的艰苦生活,其他著名作品有《木偶舞》和《母亲》等。高帕尔·哈尔达尔的长篇小说《一天》、《第二天》、《又一天》是描写印度革命者争取独立斗争生活的三部曲。著名进步诗人有苏冈德·帕达加里耶(1929~1947),他的诗集《不眠》、《苦与甜》和《断片》号召劳动者团结起来,反对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
  现代派作家中最为著名的是布特代沃·巴苏(1908~  ),他的主要作品有《囚徒之歌》、《当荷花开放的那一天》、《苦行者与河》等。此外还有吉沃纳南德·达斯、阿金德耶·塞纳古伯德等,他们的诗大多描写现代病态的生活和孤独、压抑,使用象征主义和意识流等表现手法。近来知名的作家有默努杰·巴苏、阿希姆·拉耶、纳勒希·古赫、阿夏布尔纳·德维等。
  参考书目
 《孟加拉文学简史》,勒克瑙,1968。
 印度文学院编:《今日印度文学》,德里,1972。

为您推荐

米开朗琪罗,B.

米开朗琪罗,B. : 意大利雕塑家、画家、建筑家、诗人。他的艺术作品,如《大卫》雕像、西斯廷礼拜堂的壁画,鲜明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代表作。1502..

蒙塔尔沃,J.

蒙塔尔沃,J. : 厄瓜多尔作家。生于通古拉瓦省安巴托城。在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1856年曾被派往法国、意大利和瑞士工作。回国后投身反对独裁者加西亚·莫雷诺的斗争。1866年创办《世界报》,发表政论抨击专制..

密茨凯维奇,A.

密茨凯维奇,A. :   波兰诗人、民族解放运动革命家。1798年12月24日生于诺伏格鲁德克附近查阿西村(今属白俄罗斯)一个小贵族家庭。父亲是律师,曾参加1794年的民族起义。密茨凯维奇在家乡度过童年,经常接触贫苦农..

纳博科夫,V.

爱伦·坡

爱伦·坡 : 生于波士顿,卒于巴尔的摩。父母都是江湖艺人,在他幼年时先后死去。1811年他由弗吉尼亚里士满商人J.爱伦收养,后随爱伦夫妇去英国。1815~1820年在伦敦郊区的小学受教育。回里士满后,进入弗吉尼..

怀特,E.B.

怀特,E.B. : 生于纽约州芒特弗农,卒于缅因州北布鲁克林。1921年于康奈尔大学毕业后成为采访记者和自由撰稿人,1927年起任《纽约人》杂志的特约编辑和撰稿人。他的散文随笔、短篇小说、诗歌为奠定《纽约..

《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谁而鸣》 : 《丧钟为谁而鸣》封面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为背景,讲述美国人罗伯特·乔丹自愿加入国际纵队,奉命到敌后山区参战的故事。指挥游击队的苏联将领分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