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纳诺斯,G.

    贝尔纳诺斯,G. : 法国小说家、政论作家。生于巴黎一个西班牙血统的天主教徒家庭。早年在巴黎大学攻读法学与文学,曾参与保王派的政治活动,成为《法兰西行动报》派的活跃分子。1913年主持鲁昂的《先锋》周刊,并撰写社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参战。战后在一家保险公司任经纪人,同时开始创作。1922年发表《达尔让太太》,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小说《在撒旦的阳光照耀下》(1926)得到昂利·马西斯的赞赏,并由莱昂·都德推荐,因而成为知名人物。他从此专门从事创作。《在撒旦的阳光照耀下》包括两个故事。其一叙述一个外省姑娘穆赛特感到生活平庸无聊,寻求刺激,失身于一个贵族,当她发现贵族想抛弃她时,便杀死了他。以后她又成为医生加莱的情妇。她要求加莱为她施行人工流产,遭到拒绝,就向医生吐露了隐情,后突然患歇斯底里症,生一个死婴。其二写农村的教堂司铎多尼桑神父邂逅穆赛特,看出她有不可告人的隐私。穆赛特向神父忏悔后,感到已失去生存的意义而自杀。作者在这部小说中提出了写撒旦的重要性,正因为撒旦的存在,天主教的神圣事业才能显示异彩。此后,他陆续发表了小说《诈骗》(1927)、《圣·多明尼克》(1926)、《一夜》(1928)、《欢乐》(1929)、《一件罪行》(1935)、《穆赛特新传》(1937)、《一个乡村教士的日记》(1936)和《乌义纳先生》(1943)等。其中《一个乡村教士的日记》获1936年法兰西学院小说奖。小说以日记的形式,叙述一个青年教士在经受疾病的折磨之中与时代的通病──无聊、冷漠和庸俗作斗争,最后被一个修道院时期的同学收留,在临终前他还不忘给女主人祝福。他的小说主要写宗教与道德上的罪人之间的斗争,小说的中心人物是贫困的教士,作者用意在于以教士的受难,赎回那些邪恶的灵魂,挽救社会道德的沉沦。他并不注重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而着重对人们心灵的剖析。此外,他还写了大量的时事评论文章。西班牙内战初期,他支持佛郎哥,并把儿子送去参加佛郎哥的长枪党。当佛朗哥政府开始镇压共和派时,他在《月光下的公墓》(1938)中,反对佛朗歌政府的白色恐怖,从此脱离佛朗歌派。慕尼黑事件后他决定与意大利法西斯势力决裂,全家迁居巴西。1942年发表《致英国人的信》,信却写给戴高乐将军领导下的自由法国的青年,要他们继承父辈的事业,为自由法兰西而战,重建荣誉。
  贝尔纳诺斯认为人类的荣誉加上上帝的慈爱就是基督徒的荣誉。这是他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他认为现代社会的技术进步、金钱统治、对力量的崇拜,使人的精神、思想受技术的摆布,这是"技术野蛮"。他呼吁恢复"天主教的良知、君主政体的心脏与头脑、共和的气质",他认为这才是法兰西人应有的面貌。
  参考书目
 Albert Béguin , Bernanos par lui-même , Paris, 1954.
 Pierre de Boisdeffre, Métamorphose de la Littérature, Paris, 1963.

为您推荐

鲍蒙特,F. 弗莱彻,J.

鲍蒙特,F. 弗莱彻,J. : 英国诗人、剧作家,英国文学史上一对著名的文艺创作合作者。鲍蒙特出生在一个法官的家庭,曾进入牛津大学求学,因父丧而辍学。1600年在伦敦著名法学院注册学习法律,但他一生从未从事律师职业..

邦达,J.

邦达,J. : 法国小说家、哲学家。生于巴黎。曾攻读数学和历史。1894年于巴黎大学毕业,致力于文学和哲学工作。最初在《白皮评论》上发表为德雷福斯主持正义的评论文章,后与贝玑接近,为《半月丛刊》撰稿。从此以..

邦滕佩利,M.

邦滕佩利,M. : 意大利作家。他的创作最初仿效卡尔杜齐,后来受到未来主义的影响。20年代起追随法西斯主义。1926年创办《20世纪》文学杂志,宣传意大利文学摆脱19世纪的传统,向近代世界开放。他提出"奇妙的现实主义..

贝尔纳丹·德·圣皮埃尔,J.H.

鲍格丹诺夫,А.А.

鲍格丹诺夫,А.А. : 俄国社会活动家、作家。原姓马林诺夫斯基。1899年毕业于哈尔科夫大学医学系,早年参加过民粹运动。1896年起为俄国社会民主党党员,1903年加入布尔什维克派,1905年被选为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

《北极星》

《北极星》 : 俄国一种文学和社会政治丛刊。1855至1862年赫尔岑在伦敦主办,1856年后与奥加辽夫合编,共出7辑。1868年在日内瓦复刊,仅出1辑。刊名和宗旨均与十二月党人雷列耶夫和马尔林斯基所编的《北极星》(1..

邦达列夫,Ю.В.

邦达列夫,Ю.В. :   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职员家庭。卫国战争中当过炮兵指挥官。1944年加入共产党。1951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大多以卫国战争为题材。50年代写的战争题材作品,如《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