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社会新闻的要领 : 社会新闻以反映当前社会生活中的新鲜事为主要题材,也包括那些关于自然界奇观异象的报道。顾名思义,社会新闻的社会性较之其它新闻要强。它的题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诸如:家庭生活,邻里关系,婚姻恋爱,业余生活,尊老爱幼,破除迷信,公共道德,交通事故,风俗习惯,乡土民情,民事纠纷,刑事案件,贪污行贿,捕贼捉盗,新人新事,名人趣事等等。其次是它的读者群有广泛的社会性,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都读社会新闻。社会新闻的另一个特点是趣味性强,它写的是活人活语活故事,珍闻趣闻稀奇事,所以趣味性较强,这是它的读者群广泛的原因。
社会新闻是社会生活的一面多棱镜,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新闻,对于引导舆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移风易俗、培育新的社会风貌,对于鞭挞丑恶、匡正时弊,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时代。政治、经济的改革,必然引起社会生活的新变革,及时报道这些新的变革,如新的生活观念、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人际关系等等,对促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社会新闻的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面报道为主。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阴暗面与光明面的报道比例,以光明面为主。这个原则并不是随心所欲可以确定的,而是我国社会生活基本面貌的反映。二是报道犯罪灾害一类事件时,要多从抗灾、救灾、打击犯罪的角度报道。唯其以正面报道为主,才能对社会舆论起积极的引导作用,使丑恶得以孤立,使美好的事物得以发扬,起到匡正时弊,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2.捕捉新生活的浪花。在报道社会生活的光明面时,要特别注意捕捉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动向、新观念、新事物,使社会新闻能踩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符合新生活的旋律。这样的社会新闻,能令读者耳目一新,能给人以鼓舞,给人以生活美的陶冶与感受。比如社会新闻《北京人生活节奏加快》、《鲜花正在成为上海人的生活必需品》等,读后使人对新生活充满希望,感受到新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
3.匡正时弊,抓好典型。要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不良倾向,抓住正面典型及时报道。例如,随着人们经济生活的提高,特别是受高消费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超前消费倾向,青年人结婚,不顾经济能力,大操大办,不惜举债摆阔气,结果是婚后为了还债闹得家庭不和,甚至离婚,有的人竟然走上了犯罪道路。针对这种现象,新华社发了《郎平俭办婚礼》的新闻,引起社会反响,对匡正时弊,起到了积极作用。这篇报道所以能起到作用,是由于材料典型。大名鼎鼎的郎平尚且俭办婚礼,一般青年人却大操大办,就“觉得脸红”。倘若是个普通青年人俭办婚礼,对社会的影响就会小得多。再比如《文汇报》新闻《一个特殊的家庭》见报后,引起巨大社会反响,以捡破烂为生的张洪武、楼小英夫妇收养二、三十名弃婴的事迹,强烈地震撼了人心,人们纷纷投书报社,赞扬他们的美德,谴责弃婴行为,并捐款捐物资助这个家庭,出现了广泛的人间真情教育活动。这条新闻所以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是因为题材动人。
4.要给读者健康的知识和情趣。社会新闻的可读性强,在于它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增加读者知识,开阔读者视野,是社会新闻的使命,也是读者对社会新闻的要求。但是,给什么样的知识,要有选择。给读者的知识,须是有益的,有益于生产,有益于生活,有益于破除迷信,有益于身心健康,有益于开阔视野,而不应给那些诲淫诲盗的东西。法制新闻对犯罪的具体行为、作案的具体手段,不宜写,以免影响那些有不良心理倾向的读者和心理定势较弱的青少年。有些犯罪现场令人目不忍睹,也不宜渲染,以免长坏人威风,给读者造成恐怖。趣味性也是社会新闻的重要价值要素,社会新闻需有趣味,但不能像资产阶级报刊那样,追求黄色和低级趣味,诸如《加拿大一男子计划亲吻5000女子》、《美国一对夫妇与肥猪同衾共枕》之类的无聊新闻,是不宜报道的。我们的社会新闻给读者的情趣,必须是健康的、高雅的,寓教育性于趣味性之中。新闻报道要对社会负责,不仅是正派的新闻媒介一贯坚持的原则,就连西方的新闻理论家也倡导这一原则,虽然他们倡导的社会责任理论,目的在于巩固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有本质的不同。我们所提倡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必须有益于社会的进步,有益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这才是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