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喉舌”论(新闻)

“耳目喉舌”论:对各种将新闻媒介视为耳目喉舌的新闻观点的统称。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便已开始使用“耳目喉舌”的概念,用于表述报刊的功能和作用。在我国,梁启超于1896年最早将报刊“去塞求通”的功能用“耳目喉舌”作概括。在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工作文件中,这一概念一向用于表述党报的性质和作用。“喉舌”一词最早出现于1929年《党的生活》的发刊启事中:“耳目”一词则是博古在1944年秋的一次谈话中最先使用的。通常所用的“耳目喉舌”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单指党的耳目喉舌;二是既指党的耳目喉舌,又指人民的耳目喉舌,80年代以后,又加入了“政府的耳目喉舌”的内容。现在“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已成为我国新闻界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性质、地位和作用的通用表述文字。“耳目喉舌”论已得到普遍认可。也有少数新闻学者对“耳目喉舌”论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不应该将社会公众所共有的新闻媒介当成一个“没有大脑可以随意使用而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工具。”

为您推荐

阶级斗争工具论(新闻)

阶级斗争工具论:关于新闻事业性质与功能的一种观点,强调新闻事业是阶级间进行政治斗争的一种工具。这一观点在我国最早见之于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1930年9月9日的《宣言》中,该宣言提出:“报纸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

本质真实论(新闻)

本质真实论:一种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论点,认为新闻报道不能只反映事物的现象,还必须体现事物的本质与主流。其代表性观点是:“片面的偶然的现象不是真实的,只有事物的本质才是真实的。”这个提法最早见于华北《人民日报》1..

报纸批评三字方针(新闻)

报纸批评三字方针:毛泽东1954年4月对胡乔木等人谈话时提出的报纸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开、好、管”三个原则性指示。他说:“开,就是要开展批评,不开展批评,害怕批评,压制批评,是不对的。好,就是开展得好。批评要正..

客观主义(新闻)

读者需要论(新闻)

读者需要论:关于新闻媒介必须满足读者需要的一种主张。认为报纸要把读者需要放在首位,反对把读者不感兴趣的会议消息,政府文件和空洞的宣传塞给读者,这种主张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对读者需要要进行具体分析,健康的读者..

舆论一律(新闻)

舆论一律:毛泽东为批判胡风在一则编者按语中首次提出的词语。1955年5—6月《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三批材料,公开披露中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诗人胡风同他的朋友之间的私人通信,胡风在一封信中对于掌握舆论阵地的某些党的负..

新闻信息三环理论(新闻)

新闻信息三环理论:中国甘惜分教授提出的一种观点。他把信息、新闻、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简称“发布新闻”)这三者区别为新闻信息的三个种层次。信息是最广泛的范畴,是自然界和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最大量的现象,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