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名词术语。校雠及通过校雠事业的总结而建立的学科。以研究书籍本身为目的。有广、狭两个界义:狭义仅指比勘篇籍文字同异而求其正;广义为治书之学,包括目录、版本、校勘、藏弆、流通诸内容。起源于春秋孔子,奠基于两汉刘向父子,鼎盛于清代。宋郑樵*《通志·校雠略》、清章学诚*《校雠通义》为论述此学之代表着作。②书名。(1)*胡朴安、胡道静着。3卷15篇。卷1:校雠学叙论。分定义、类列2篇;卷2:校雠学史。分周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元明、清代,凡七篇;卷3:校雠方法。分逸书搜辑、真伪辨别、底本互勘、群籍钩稽、篇第审定、目录、论次,凡6篇。商务印书馆1931年初版,1939年收入该馆《万有文库》。(2)向宗鲁着。194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原为向氏1937年在四川大学的讲稿,原自定12篇。向氏殁后,其学生检其遗稿7篇辑编成书,篇名为:正名、原始、宗郑、明颜、申陆、择本上、中;余5篇为评杜、议孔、取材、杂述、择本下,今皆有录无文。书前弁有王利器之《赞辞》及校写者屈爱艮之说明。
【参考文献】:
蒋元卿《校雠学史·论校雠学》(黄山书社,1985);张舜徽《中国校雠学叙论·校雠学的名义和范畴》(华中师院学报,19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