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➀

校勘:

校勘学术语。出现于梁后,至宋代才通行。义同“校雠”、“校订”。通常指核对书籍文字、摘举其误而正之,使人们获得较好的、接近原稿的本子。以校本、专着或校勘记等形式载列其成果。宋人亦兼指考辨、评介、分类等项工作,参见“校雠”。

【参考文献】:

蒋礼鸿《校勘略说·校勘与校雠》(安徽师大学报〈哲社〉,1979∶4;)戴南海《校勘学概论·绪论·第一节校勘和校勘学》(陕西人民,1986)

为您推荐

校勘史记集解索引正义札记➀

校勘史记集解索引正义札记:校勘笔记。书名。5卷。清张文虎(1808-1885)撰。张字孟彪、啸山,号天目山樵,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精通经学、小学、尤长于校勘。同治六年(1867)于金陵书局参加校勘《史记》,结合校勘,写成此书。..

校勘学大纲➀

校勘学大纲:校勘学专着。倪其心撰。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8章。系统阐述了校勘学的研究对象、校勘和校勘学的历史、校雠学的基本理论及校勘学与辑佚、辨伪等相关学科的关系,介绍了校勘实践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广泛..

《校勘学释例》

《校勘学释例》 : 中国古籍校勘学专著。陈垣著。陈垣(1880~1971),字授庵,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在宗教..

校勘记

校勘

校勘 : 中国古籍整理的一种方法。校是查校古书中文字的异同,勘是勘正古书流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中国古籍大部分是刊刻本,小部分是手抄本。在刊刻抄写的过程中,难免产生文字上的讹误、缺漏、增添、颠倒等情况..

《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

《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 : 中国13部儒家经典及其注疏的汇编本。即:《周易正义》10卷,《尚书正义》20卷,《毛诗正义》70卷,《周礼注疏》42卷,《仪礼注疏》50卷,《礼记正义》63卷,《春秋左传正义》60卷,《春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