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翟(约前 468—前 376): 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宋国人,一说鲁国人。始学儒学而后背离儒学,“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是中国学术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批判儒家的学者,开创了墨家学派。活跃于鲁、宋、楚、齐诸国,与儒家并为显学。大有压倒儒家之势。“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吾为此■”(《孟子·滕文公下》)。设想通过“上说下教”、“强说人”、“虽不扣必鸣”的方式以实现其提倡兼爱非攻,企图实现“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的理想社会。主张培养“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之”的“兼士”,以“兴利除害”、“行义”为己任。墨家学派强调自身的严密组织和纪律管理,使弟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赴火蹈刃、死不旋踵”为荣。墨家领袖称“巨子”(意谓“圣人”),有权指定自己的继承人。率先艰苦实践执行纪律,以言行取信于弟子和社会。弟子须无条件服从巨子命令。出仕做官,要实践墨家政治纲领,履行义务,违者,则可由巨子召回。墨翟为第一任“巨子”。其学说思想,反映“农与工肆之人”的愿望。在对待传统文化态度上,持“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的科学态度。对弟子除授以《诗》、《书》,并以逻辑学、守卫战术、制作防卫战具技艺、劳作等作为教育内容,广泛地涉及几何学、力学、光学、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和科学实验。秦汉以后墨学失传。现存有《墨子》五十三篇。
为您推荐
公西赤(前 509—?): 孔子弟子。字子华,亦称公西华,春秋末鲁国人。娴习礼乐,长于外交。自述其志曰,宗庙祭祀,或与外国盟会,愿身着礼服,担任“小相”(司仪者)。孔子称其“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论语·公冶长》)。..
万章: 孟子弟子。战国齐国人。孟子的“仁政”主张不为当政者采纳,“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的《万章》篇,主要记述孟子回答万章的提问:如何理解舜的..
孙武: 春秋时军事家。齐国人,田完后裔。因伍子胥之荐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被任为将。认为“兵者国之大事”,须了解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及其变化。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观点。后随吴王伐楚,五..
少正卯(?—前 498): 春秋末鲁国人。少正是复姓,一说为官名。相传与孔子同时在鲁国聚徒讲学,影响颇大,使“孔子之门,三盈三虚”(王充《论衡·讲瑞》)。后孔子为鲁司寇,任职仅七日即将他处死。门人认为少正卯乃鲁国的闻人,“为政而..
端木赐(前 520—前 456): 孔子弟子。字子贡,端木为复姓,春秋末卫国人。《论语》中孔子与弟子问答之言,以他为最多。孔子卒,弟子皆服孝三年,唯子贡结庐于墓旁,凡六年然后去。赞颂“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论语·..
子思(前 483—前 402): 即孔伋。战国初期思想家。鲁国人,字子思,孔子之孙。相传受业于曾参,再传弟子孟轲发挥其学说,形成思孟学派。一度居卫,后至宋,作《中庸》。晚年返鲁,为鲁缪公师。继承并发展孔子的“中庸”思想,把“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