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元(1635—1704)

颜元(1635—1704): 清初学者、教育家。字浑然,又字易直,学者称习斋先生。原籍直隶博野(今属河北)人。其父颜昶曾给蠡县刘村朱九祚当养子,遂为蠡县人。四岁时父逃亡,十岁时母改嫁。家境贫寒,亲自耕田灌园,行医赡家。善骑射、剑戟,懂兵法。一生主要从事教育。设家塾,执教村馆,订有“习斋教条”二十则。早期攻研宋明理学。初喜陆王心学,后崇程朱理学,号其斋曰“思古斋”。三十四岁遭祖母丧,治丧中,始觉朱于家礼不近人情,立志“矫枉救失”,遂超越宋学、汉学,直接以孔孟之学为法。崇尚“习行”,乃改“思古斋”为“习斋”。晚年应郝文灿之请,主持漳南书院,仅半年,书院被洪水冲毁。著名弟子有李塨等。强调教育在治国理民中的作用。谓“昔人言本原之地在朝廷,吾以为本原之地在学校”,“学校人才之本也”。认为学校要发挥其“本原”作用,关键在于用来培养人才之学术思想是否正确。“盖学术者,人才之本也;人才者,政事之本也;政事者,民命之本也。无学术则无人才,无人才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平,无民命”(《习斋纪余·送王允德教谕请苑序》)。对传统理学教育及科举制度进行抨击。主张用实学、实物、习行、习动,代替空谈心性、静坐,培养有“经纬天地之略”、‘礼乐兵农之才”的“豪迈英爽之俊杰”,造就“为天地造实绩之圣贤”,而非“修身养性之圣人”。遵“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的原则,教以“三事”、“六府”、“六德”、“六行”和“六艺”诸科,内容涉及农业、水利、地理、军事、医学以及经济、财政管理等各种实用知识和技术。道德教育内容则仍沿袭传统的封建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试图在漳南书院实施其实学教育思想,采用宋儒胡瑗的分斋教学,设六斋。正厅名“习讲堂”,标明其学术宗旨。两侧分设文事斋、武备斋、经史斋与艺能斋。文事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武备斋课黄帝、太公及孙吴诸子兵法、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射、御、技击等科。经史斋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诗文等科。艺能斋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书院大门内,分置理学斋与帖括斋。理学斋课静坐,讲授程、朱、陆、王之学。帖括斋课八股举业。两斋所授内容均系实学之“敌对”。他说此乃顺应当时社会心态而暂立,皆处以朝北方位,以示贬抑。他自述其教育内容是“实”,理学教育内容是“虚”。“彼以其虚,我以其实”(《存学编》卷一)。提出“习行”作为治学和教学的总原则。“吾辈只向习行上做功夫,不可向语言文字上着力”(《习斋言行录》卷下)。“习行”的基本点是,自觉学习(包括读、听、讲),反复练习,动手实做、实行、实践,使封建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德行;礼、乐、射、御、书、数、兵农、钱谷、水火、工虞之学,转化为个人的技能、各种实际的应用能力,表现为事功。强调学习应在动态中进行,人才应“历练”而成,“三皇五帝三王周孔皆教天下以动之圣人也,皆以动造成世道之圣人也”(《习斋言行录》卷下)。批评静坐读书求学问,不仅
“十之七分舛误不实”(《习斋纪余》卷六),而且使读书人“萎惰精神”、“筋骨疲软”,“以致天下无不弱之书生,无不病之书生”(《朱子语类评》)。并指出学子一旦迷恋爱静空谈,必至废弃实事,“遇事即茫然”。著有《四存编》、《四书正误》、《习斋纪余》、《朱子语类评》等。

为您推荐

魏际瑞(1620—1677)

魏际瑞(1620—1677): 明清之际教育家。原名祥,字善伯,江西宁都人。明亡后,率弟禧、礼,与彭士望、邱维屏等九人同学于易堂,躬耕自食,切磋学问。清顺治贡生。喜为古文辞。强调天下大定后,非经济学术不能治安,主张发展教育、培养人..

王锡阐(1628—1682)

王锡阐(1628—1682): 清天文学家。字寅旭,号晓庵,别号天同一生,江苏吴江人。自少不屑为干禄之学,精通中西历。认为欲求历数之学,须如“剥葱,层层剥去,勘究到底,必有真是真非,共见共闻”。教人立志向学,有补世道人心方可下笔为诗文..

宋之盛(?一 1668)

宋之盛(?一 1668): 清经师。字未有;明亡后改名佚,又名惕,字未知。江西星子人。居乡里,唯以讲学为己任。尝建髻山草堂于星子城南丫髻山,与同里吴一圣、余晫、查世球、查辙、夏伟、门人周祥发相聚讲学,世称“髻山七隐”。与谢文..

王士禛(1634—1711)

王夫之(1619—1692)

王夫之(1619—1692): 明清之际思想家、教育家。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崇祯举人。晚年隐居湘南石船山(今衡阳县曲兰),后人称船山先生。青年时与友人组织“匡社”,立志匡时救国。明亡,举兵于衡阳,阻清兵南下。后遁迹衡阳,筑土..

李文炤(1627—1735)

李文炤(1627—1735): 清书院山长。字元朗,号恒斋,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康熙举人,五十六年(1717)起主讲长沙岳麓书院,订《岳麓书院学规》八条。五年后游学豫章,应聘为豫章书院山长,赴任途中作《续白鹿洞书院学规》(又名《豫章书院续..

魏禧(1624—1681)

魏禧(1624—1681): 清初文学家、教育家。字叔子,一字冰叔,号裕斋,又号勺庭,江西宁都人。明末诸生,与兄际瑞、弟礼皆以文章著称,人称“宁都三魏”。清兵南下,与其兄、弟及彭士望、邱维屏、林时益、李腾蛟、曾灿、彭任等隐居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