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冲击波
现实主义冲击波: 90年代中期,随着“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出现,现实主义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谈歌的《大厂》、关仁山的《大雪无乡》、何申的《信访办主任》、刘醒龙的《分享艰难》、张继的《黄坡秋景》及其后的张宏森的《车间主任》、范小青的《白日阳光》等都是其中的佳作。
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自然科学实证哲学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确立,欧洲逐渐形成一种比较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文学上,浪漫主义逐渐衰退,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用人道主义批判社会弊病和人性缺陷,追求..
魔幻现实主义:于拉丁美洲,20世纪60年代以后取得了辉煌成就。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以“印第安人的灵魂”自命,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和拉丁美洲“神奇的现实”熔为一炉,同时他们又受到欧洲现代主义文学,特别是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影..
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背景是毛《讲话》传入国统区后,引起文艺界重新认真思考文坛现状及文学理论上有待解决的基本问题,论争焦点是胡风从30年代起就坚持批评文学创作的公式主义与客观主义倾向,认为概念化公式化的平庸..
现实主义与“主观战斗精神”论争: 现实主义和“主观战斗精神”的论争发生于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论争的一方以胡风为主,胡风撰文论述作家在创作中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十分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以克服创作中的客观主..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后期从苏联引入这一口号,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其影响比以往其它方法更加深远,甚至一直延续到当代。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的一种基本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1932年苏联首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