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歌谣
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北大歌谣研究会:1920年成立,发起人与参与者大都是早期白话诗人,如周作人,刘半农,沈尹默,由此开始了现代新诗”歌谣化“的努力,刘半农从故乡江阴采风同时,用江阴方言写作“四句头山歌”20余首,刘大白《卖布谣》借鉴了民间歌谣形..
诗的“歌谣化:”在诗的形式上,中国诗歌会诗人提出了歌谣化主张,强调“诗歌应当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而成为民众歌唱的东西”,专门出版“歌谣专号”,“创作专号”,希望“借着普遍的歌谣,时调诸类形态,接受他们普及,通俗,朗读,讽诵的长..
解放区“诗的歌谣化”:一和新歌谣一样,“颂歌”唱革命带来的新思想,新生活,个唱革命政党政权领袖与军队,成为新诗主要内容与体式,二抒发个人感情被视为小资产阶级情调,由此导致诗人主体消失,诗人成为大众代言人,和民谣一样,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