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论: 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探求人的天赋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理论。在中国古代主要属于教育哲学范畴。孔子最先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命题,认为人的天赋素质是差不多的,由于后天习染不同,各自的发展才产生差别。但又说“上智与下愚不移”。战国时期出现各种人性观点。争论的焦点是:道德观念是天赋的,还是习得的;教育的作用是发展本性,塑造本性,还是改造本性。这成为中国古代人性之辩的基本线索。孟子认为“性善”,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把它们解释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意识的萌芽。他以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扩充这些萌芽,使形成完善的道德,荀子认为“性恶”,人生来就具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本能,如果顺着这些本能发展而不加以节制,就会产生争夺而悖于礼义。教育的作用就在于用礼义去节制和改造人的本性(“化性而起伪”)。从而形成善良的品质,商鞅、韩非等法家认为人生来就好利而恶害的自私心。单靠道德教育不足以改变人的这种本性,必须用赏罚等法制手段去控制和引导。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认为人的天赋素质是最完美的,一切人为活动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是对人的本性的损害。“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因此主张放弃一切人为的努力,取消教育,以求人性的“复归”。与儒家并称“显学”的墨家则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所染》)。此外,还有人或认为人性有善有恶;或认为人性无善无恶;或认为人性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在当时也有一定影响。汉代的人性论,影响较大的是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把孔子的“上智与下愚”之分发展为适应封建等级性的
人性观。认为圣人生来就具有“过善”的品质,是天生的教育者,而他本身不必接受教育;一般人生来有善质,但需要接受教育才能形成完善的品质;极少数人生来只有恶质,教育对他们不起作用。扬雄提出“性善恶混”的观点。认为人生来既有善质,也有恶质,如注意培养其善质就会成为善人,否则就会成为恶人。魏晋南北朝有些思想家将人的思想才能与人的天赋素质的关系问题概括为才性问题,提出“才性合”、“才性离”、“才性同”、“才性异”四种观点。当时的名教与自然之辩也属人性论中的一个重要论题。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性问题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中的一个特殊问题,它主要从众人天赋素质的角度讨论成佛的可能性以及修养的途径和方法等。这是佛教教育的基本理论。魏晋至隋唐有代表的佛性论有以下几家:东晋竺道生打破“一阐提人”(极恶之人)无佛性、不能成佛的旧说,提出“一阐提人”也有佛性,也可成佛的新论。天台宗认为众生性具善恶,即使极恶的“阐提”也有善性,只要遇上善因,就可以成佛。为明善去恶,提倡定(止)慧(观)双修。华严宗认为一切众生生来即具有至善至净至纯的佛性,此性随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净,在佛体而不增,在凡体而不减,只有隐显之殊,而无差异之别。之所以会有佛凡善恶之别,全皆因缘而起。其心迷惑,就会妄起惑业,生出大千世界的种种差别相来,从而成为凡人乃至恶人。如能离开种种妄念,就能成佛。禅宗认为人人生来具有佛性,本性是佛,愚人智人之性皆无差别,只是迷悟不同,所以有智有愚。如果自己不觉悟,本有的佛性被情欲、妄见所蒙蔽,就是众生;如能排除情欲、妄见,就可在一刹那间自识本心、自见本性、顿悟成佛。依据这种理论,成佛不必出家、修行不必在寺,不论何时何地,只要能够“主敬”,自修身心,即可成佛。这些理论对宋明理学有一定影响。唐代韩愈继承发展了性三品说。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是人接触外物而产生的。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已善,中品可导而上下,下品为恶。与之相应,人情亦分为三品。性情居上品者“就学而愈明”、下品者“畏威而寡罪”、因而“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原性》)。李翱提出性善情恶论,认为人的天性都是善的,只要循性而动就可成为圣人。而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都是坏的,情昏而性迷只有通过教育,抑情复性,才能超凡入圣。宋代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元人性论。认为天地之性是至善的,气质之性则有善有恶。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气质之性,保存天地之性。“去人欲,明天理”。这种二元人性论成为程朱理学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石。陆九渊特别强调心的作用,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心即理”,因而人性是至善的。人之所以有不善,在于后天受人欲的蒙蔽。只要去掉人欲,就可悟得本心,恢复至善的本性。这种人性观为明代王守仁所继承和发展,成为陆王心学的思想核心。明清之际王夫之独树一帜,提出人性“日生日成”说。认为性是天所命的,天授人以命,不仅在人之初生,而是一个不断的过程,尽管人性本善,但或存或弃,就有了善恶的分别。故一个人必须从小接受正确的教育,克服不良的影响,才能保持、扩充天赋的善性。颜元反对二元人性论。认为人性就是气质之性,本来是善的,因受不良的习染,乃产生恶的品质。教育的目的即在克服坏的习染,恢复善性。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