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本《圣经·新约·希伯来书》第13章第14节:“我们在这里本没有常存的城,乃是寻求那将来城。”这里,“将来的城”实指基督教教义之一的“天国”。因而,“寻城的人”便成为遵守教规者的引路人。在文学作品中,“寻城的人”则常用作比喻那些寻求知识、真理和寻求光明、幸福的人。
如俄国作家B.B.维列萨耶夫(1867-1945)在《生活的艺术家》中引用道:“列夫·托尔斯泰不是预言家,不是圣人。但他是生活所不可缺的人。他是个热情的不顾一切的探索者,一个‘寻城的人’。
”
语本《圣经·新约·希伯来书》第13章第14节:“我们在这里本没有常存的城,乃是寻求那将来城。”这里,“将来的城”实指基督教教义之一的“天国”。因而,“寻城的人”便成为遵守教规者的引路人。在文学作品中,“寻城的人”则常用作比喻那些寻求知识、真理和寻求光明、幸福的人。
如俄国作家B.B.维列萨耶夫(1867-1945)在《生活的艺术家》中引用道:“列夫·托尔斯泰不是预言家,不是圣人。但他是生活所不可缺的人。他是个热情的不顾一切的探索者,一个‘寻城的人’。
”
我没有时间写得简短一些:语出法国科学家、思想家和散文作家B.帕斯卡尔(1623-1662)的《给一个外省人的信》。帕斯卡尔是天主教詹森派的忠实信徒。1656年,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1644-1655在位)根据巴黎索邦神学院对詹森派领袖..
智慧的痛苦:语出俄国作家A.C.格里鲍耶陀夫(1795或1794-1829)的同名喜剧,旧译《聪明误》。剧本以十二月党人起义前夜的俄国社会为背景,描写进步贵族青年恰茨基从国外归来,看望莫斯科官僚贵族法穆索夫的女儿索菲娅时,与法穆索夫..
能看懂布满星辰的书卷,也能同海浪对话:语出俄国诗人E.A.巴拉丁斯基(1800-1844)的诗作《歌德之死》(1833)。诗中颂扬歌德道:“他同大自然同命运、共呼吸,/能听懂溪水绵绵的语声,/能明白绿叶簌簌的话音,/能察觉青草长出的嫩芽,/能看懂..
一瞥与浅谈:语出俄国作家A.C.格里鲍耶陀夫(1795或1794-1829)的喜剧《智慧的痛苦》第四幕第四场,是剧中人物列彼提洛夫说的一句话。列彼提洛夫是个混迹于上流社会的浪荡子,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他经常胡说八道,夸夸其谈。一次,列..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才是常青的:语出德国诗人歌德(1749-1832)的诗剧《浮士德》第1部分第4场,是魔鬼靡菲斯特斐勒司说的一句话。靡菲斯特斐勒司自信能把浮士德引入歧途,他同天帝打赌后,变作一条狗来到浮士德身边,与他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