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旧无定型的书肆街,只有书摊相对集中的街巷。
根据现代着名诗人、翻译家戴望舒(1905-1950)于1938年避居香港后的比较考察,“(香港)旧书市的性质自然和北平、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等地不同。不但是规模的大小而已,就连收买的方式和售出的对象,也都有很大的差别。那里卖旧书的仅是一些变相的地摊,沿街靠壁钉一两个木板架子,搭一个避风雨的遮棚,如此而已”(《香港的旧书市》)。以戴氏的知见,香港旧书摊最多的是皇后大道中央戏院附近的楼梯街。
仅他在《香港的旧书市》一文中所记述的,就有“龄记”书摊、其隔壁的“焯记”书摊(专卖中国铅印书,但价钱并不便宜)、又其隔壁的“华记”书摊,其斜对面的“季记”书摊(卖过《四部丛刊》零本,时专卖教科书和字帖)、其隔壁的“江培记”书摊(时已将存货盘给鸭巴甸街的“黄沛记”书摊)以及位于摩罗街口的“德信书店”(实系书摊形式,书多且贵),其隔壁的“华记”书摊(时改为旧衣摊,兼售旧书;原摊主以香港书业生意不佳,乃携好销之书设店于广州)。至此楼梯街书摊已尽。
而由此向左转,沿着荷理活道走两三百步,便可见到“书摊名声远不及楼梯街的大,规模也比较小一点”,但具有书类较新、价格较为便宜两个特点的鸭巴甸街书摊。该处左首第一家为“黄沛记”书摊(摊主世业旧书,富有木版书知识,但书价最廉,于西文书则极为外行)、其对面为董莹光书摊、其邻近的为萧建英书铺(原以勤收旧书出名;时以书源涸绝,乃将铺面分租给另一摊主,供其专营翻版古书),萧摊斜对面原设有当时“香港唯一专卖线装古书的”民生书店(兼营代客装潢裱补古旧书籍业务,于香港沦陷后即告歇业)。此外,为戴氏提及的零星书摊,则有散布于中环街市旁“以卖废纸为主的”一家、西营盘“兼卖教科书的”一家、跑马地黄泥甬道“以租书为主的”一家以及禧利街“晚间的地道的地摊子”。
由戴望舒《香港的旧书市》一文,可见香港20世纪30-40年代旧书业的风貌。
下迄70年代,则香港旧书店和书摊主要集中于旺角区奶路臣街一带,有友联书店、德仁书院等10余家书店、旧书档和地摊等,成为香港读书爱书之士素喜猎书淘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