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道静(1913- ),安徽泾县人。
学者。幼时即受父亲胡寄尘和伯父胡朴安国学熏陶。
15岁时插班考入持志大学文科国学系。后师从陈乃乾学习版本目录学,结果就“钻进古籍堆里,做考订、校勘之学了”(《〈公孙龙子考〉的酸甜苦辣》)。少年时“尽取诸本校勘,诸家校语汇录”写成《公孙龙子考》,开始学术研究。1949年后,曾任职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现为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审,国际科学史研究会通讯院士。平生以读书、抄书、校书为乐。尝谓: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喜欢读书的人,读了大半生的书,还要读下去。”(《抄校讽诵六十冬》)童年时常随父逛书店,“幼稚的心灵对书店产生了好感,因为使我爱不忍释的本本儿都来自书店,就象认为粮食是来自米店一样的”(《梦溪笔谈校证五十年》)。于《梦溪笔谈》毕生“好之不倦”。而“抄书之乐,亦同见猎心喜”,校书则常得“只字能排,百朋奚啻”之乐。
平时“逢书即览,握管便录,习与性同”(《抄校讽诵六十冬》)。亦好聚书,年青时书斋名“朝宗楼”,所藏毁于1932年“一·二八”之夜。
后名书斋“海隅文库”,藏书甚丰。着作有《校雠学》、《梦溪笔谈校证》、《农书与农史论集》等。 参见 胡道静抄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