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论读书与思考

叔本华论读书与思考:

叔本华(1788-1860)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

1819年发表重要着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直到1853年之后,他的哲学才为世人重视。叔本华十分强调读书中的思考,他说许多学者正是“因读书太多而成为愚蠢了”,究其原因,原来“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成为别人的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甚多或几乎整天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而渐渐失去自行思想的能力”,他比喻道,这“犹如时常骑马的人终于会失去步行的能力一样”,也象“一条弹簧,如久受外物的压迫,会失去弹性”,又好比食物,“虽能滋养身体,而吃得过多,也是无益而有害的”。叔本华分析道:“读书越多,则读过的东西留存在精神中的越少,因为精神成为了有许多东西重重叠叠地写在上面的一块黑板似的东西”。由此,他得出结论;“读书而不加以思考,决不会有心得,即使稍有印象,也浅薄不生根,不久就会丧失”,正如人的身体,“所吃的东西只有五十分之一能被吸收,其余的东西则因蒸发、呼吸等等而消耗了” (《读书论》)。

为您推荐

莱布尼茨论读书

莱布尼茨论读书:哥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1646-1716),德国科学家、哲学家。生于莱比锡。曾担任过外交官、王家图书馆馆长等职。家庭藏书较丰,使他从小就接触到许多古典作家的作品,熟悉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15岁入莱比..

冯骥才论写书比读书幸福

冯骥才论写书比读书幸福:冯骥才在1989年10月撰写的随笔《无书的日子》中提出了“写书比读书幸福得多”这一命题。他首先自述在“无书的日子”里,“读书如听音乐,一进入即换一番天地。时入蛮荒远古,时入异国异俗,时入霞光夕..

笛卡尔论读书

笛卡尔论读书:勒内·笛卡尔(1596-1650),法国哲学家。8岁时入欧洲当时最有名的拉夫赖公学学习拉丁文、希腊文、诗学、物理学、数学、逻辑学、伦理学以及形而上学等课程。1616年获法学硕士学位。后定居荷兰,从事哲学、自然..

魏明伦论读书的韧性记性悟性

陈景润论读书

陈景润论读书:陈景润(1933- ),福建人。数学家。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数学学科组成员。陈氏认为在读书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知识面要宽些,基础要打扎实。这..

培根论读书

培根论读书:培根(1561-1626),英国政治家、哲学家、语言大师。1573年入三一学院,对“不结果实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感到厌烦,转而学习法律。1582年成为律师。历任副检察长、总检察长、掌玺大臣,加封大法官。后因受贿被解职。晚..

邓友梅论凭兴趣读书

邓友梅论凭兴趣读书:邓友梅(1931- ),作家。山东平原人。1950年开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在悬崖上》、《烟壶》、《那五》、《我们的军长》等。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仅在童年上过四年学,生平成绩全靠读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