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恺

    杨伯恺 : 抗战时期的报刊政论作家。四川营山人。原名洵,字道融,也作道庸。早年就读于南充顺庆联中。1916年同好友石琼 (字玉若) 到上海读书,入英文学校当旁听生。1918年11月与石琼又同到北京,考入法文专修馆。1919年3月17日,与石琼、赵世炎等首批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6月加入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更名中国共青团旅欧支部),次年2月后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3月离法回到上海。“五卅运动”爆发后,在瞿秋白主编的《热血日报》上发表《是毒计也是蠢想》等文章,揭露帝国主义的血腥罪行。同年9月14日,与吴玉章筹办的中法大学在重庆通远门外大溪沟潭家花园正式开学,任训育主任,实际代行校务。同年冬,中共重庆地委成立,任教育委员,分管教育宣传工作。1927年重庆“三三一”惨案后,逃到汉口被党组织安排在湖北第二中学教书。“四一二”政变后转赴上海,被介绍到上海招商公学教书。在中共上海沪东区委领导下,担任由泰东书局、世界书局、招商公学党员组成的文化支部书记。1929年,与任白戈、沙汀等合组辛垦书店。同年底,回成都大学任社会学教授。1930年底“广汉兵变”失败后,被迫重返上海,扩大辛垦书店的编辑出版业务,数年间出版译著书籍几十部,仅他个人由法文翻译出版的就有10多部。1931年2月1日,编缉出版《二十世纪》杂志,所撰文章深受读者喜爱。抗战爆发后被派回成都,从事文化界的统战工作。先在陈离创办的成都协进中学任教务主任,1940年春成都抢米事件后被迫离校避居外西土桥。此后,被成都《华西日报》董事长彭焕章特聘为主笔,开始为该报撰写社论,所写《紧急关头必须断然采取的步骤》、《争取最后胜利与克服最大困难》、《澄清两种有害的观念》、《政治建设的两大要件》等社论,常为重庆《新华日报》所引用,毛泽东看了曾称赞他的文章写得不错。1941年3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后,又积极领导该盟机关报《华西晚报》的出版。1942年1月,任成都《大学》月刊特约撰稿人。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后,任民盟中央委员兼四川省支部宣传部长。1945年3月,《华西日报》被蒋介石严令改组,他被迫离开报社。1946年5月1日,以张澜为社长的《民众时报》在成都创刊,任该报总经理兼主笔,出版两个多月后被勒令停刊。后又先后创办《青年园地》和《时代文摘》。1947年6月1日凌晨被捕,长期关押于成都将军衙门内。1949年12月7日夜被杀害于成都外西十二桥。

为您推荐

漆南薰

漆南薰 : 革命经济学家和大革命时期重庆《新蜀报》主笔。四川江津人。名树棻,号南薰。早年就读于江津中学。1912年到成都联合中学学习。1915年东渡日本,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一年后分到第四..

刘半农

刘半农 : 《新青年》编辑人之一,著名报纸副刊主编。江苏江阴人。1891年5月27日生。原名寿彭,改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号曲庵,笔名海、寒星、含星、范奴冬,堂号含辉堂、桐花芝豆堂、双凤凰砖斋等..

戴季陶

戴季陶 : 国民党报刊评论家。祖籍浙江吴兴,1891年1月6日生于四川广汉。原名良弼,字选堂,又名传贤,又字季陶,号天仇,晚号孝园,佛法名不空、不动,笔名散魂、小恒记等。6岁入塾读书。1902年进成都留日..

陈博生

刘瀚

刘瀚 : 中国早期无线电专家、中国广播事业的先驱者。河北通县人。字东樵。早年在保定、北京、哈尔滨从事有线电报工作。1916年到北京北洋政府交通部无线电传习所学习无线电报,曾编出《汉字注音字母..

陶行知

陶行知 : 著名教育家和报刊活动家。安徽歙县人。1891年10月18日生。原名文浚,后改知行,又改行知,笔名何日平、不除庭草斋夫。1906年入本县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学习,1910年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1914..

龚德柏

龚德柏 : 南京《救国日报》创办人。湖南泸溪人。字次筠。1913年入湖南高等工业学校采矿科学习,同年官费留学日本。1915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特别预科,1916年升入正科。1919年在东京组织中国留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