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 : 著名新闻记者。蒙古族。祖籍黑龙江兴安岭,1910年1月27日生于北京。原名秉乾。幼时家境贫寒。早年在教会学校北京崇实中学半工半读近十年。1924年,曾在北新书局当学徒半年。1926年因参加进步青年组织而被捕。获释后,先在学校被软禁,后遭校方开除。1928年化名萧若萍,离京南下到广东汕头角石一所教会学校任国语教员。一年后回到北平,考入燕京大学国文专修班。不久得杨刚帮助转入辅仁大学英文系,成为正式的本科大学生。尝试着为英文《中国简报》和《辅仁杂志》写稿。1932年夏曾到福州英华中学教国语。1933年夏辞职返平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就读,开始为天津《大公报》以及《水星》、《国闻周报》写稿。同年10月所写第一篇小说《茧》即发表在《大公报》副刊《文艺》上。还曾帮助斯诺选编《活的中国》。1935年6月毕业后,7月正式进入《大公报》馆。9月1日,将该报原《文艺副刊》改为《文艺》,任主编。1936年4月奉调去上海筹办沪版《大公报》,1938年8月又应邀参加《大公报》香港版工作,历任该报津、沪、港版副刊《文艺》及《小公园》主编兼旅行记者。其间,1935年秋曾与画家赵望云赴鲁西水灾区采访,所写一组报道《流民图》在该报刊载后,对开展赈灾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1937年5月参加雁荡山旅行团采访,曾在该报发表旅行通讯《雁荡行》;抗战初期,所写《林炎入狱》和《血肉筑成的滇缅路》等新闻特写,在读者中也引起过强烈反响。1939年8月应约请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系讲师兼《大公报》驻英记者。在该报发表《欧洲往那里去?》、《战时英国印象》、《伦敦日记》、《剑桥书简》等大量航信。1942年为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生。1944年6月任《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随军战地记者,是驰骋于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曾随英军横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过美、法战场,也随美军去过莱茵河前线和刚解放的柏林,采访过波茨坦会议,目睹了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开庭审判,报道过联合国在旧金山的成立大会,并向重庆抢发过酝酿签订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的 “独家新闻”。1946年夏回国,同年10月10日起在重庆主编 《大公报》 副刊 《文艺》 (渝新) 半月刊。后到该报上海版工作,撰写国际问题社评,兼复旦大学教授。1948年秋调香港 《大公报》 任社评委员,并参与编译英文 《中国文摘》。1949年8月底经青岛回到北平。建国后,1949年起任英文月刊 《人民中国》的副总编辑,1953年改任作协 《译文》 编委及编辑部副主任,1956年任 《文艺报》 副总编辑及 《人民日报》 文艺部顾问。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后,主要从事外文翻译工作,被剥夺在报刊公开发表文章的权利。1978年后重新活跃在文坛上,多次去美国、西欧、新加坡访问讲学。1989年5月出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著作有报告文学集 《人生采访》,短篇小说集 《篱下集》,短篇集 《栗子》,长篇小说 《梦之谷》,散文集 《小树叶》、《珍珠米》,回忆录 《负笈剑桥》、《海外行踪》、《萧乾西欧战场特写选》、《萧乾散文特写选》、《萧乾短篇小说选》、《萧乾选集》 (4卷) 以及译作 《好兵帅克》、《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莎士比亚故事集》、《培尔·金特》、《我要采访人生》 等,另有英文著作7种。新近出版《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