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法》

    《书目分类法》 : 西方一部大型综合性文献分类法。1935年美国 H.E.布利斯以《书目分类体系》为题发表分类表大纲,1940~ 1953年以 《书目分类法》为名陆续出版详表和索引,共4卷。1967年英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出版了供中等学校使用的节略本。1969年起,英国布利斯分类法协会主席J.米尔斯主持对《书目分类法》进行全面修订,并更名为《布利斯书目分类法》(简称BBC或BC2),从1976年起陆续出版了导言(包括辅助表)、教育、 宗教、 社会、人类学、心理学、经济、社会福利等分册。《书目分类法》由此从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发展为等级列举与分面组配相结合的混合式分类法。
  体系结构  布利斯在《书目分类法》中建立了一个被誉为西方综合性分类法中"最接近现代科学发展"的大类序列。BC第1版共设有1个前置类和26个大类。BC2沿用了其基本类目体系,并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对基本大类作了适当的调整和补充,重编了前置类,彻底改编了辅助表,基本分类体系如下: 2/9总论、现象、情报与传播
  A  哲学、逻辑、数学与统计
  B  物理学与应用物理
  C  化学与材料科学技术
  D  天文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与地理学
  E/G 生物学
  H  人类学、人类生物学、医学
  I  心理学
  J  教育
  K  社会
  L  历史
  P  宗教
  Q  社会福利
  R/S 政治学与法律
  T  经济
  U  技术
  V  艺术
  W  语言与文学在上述基本大类的基础上,各类经过分面分析,展开形成一个由学科、"组面"、"亚面"、"细目" (即类目)组成的分类体系。BC2设有4个辅助表(辅助面),即通用复分表、地区表、语言表和时间表。BC2 用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标记类目,并采用回归标记制(见分类标记)。各分册都附有用链式索引法编制的类目索引。
  特点  ①类表结构体系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总论类和现象类的设置为处理综合性科学文献及从多学科综合研究某一主题(实体)的文献提供了方便。②大量设置交替类目和参见类目,增加了类表的灵活性,可供不同类型图书馆选用。③类目详尽,并有一个严格的分面分类体系,类表具有较强的扩充能力,能较充分地适应文献分类工作的需要。④采用回归标记制,标记简短,容纳性强,能适应类目组配与类表发展的需要。
  《书目分类法》主要被英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图书馆、政府部门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采用。全面修订后的BC2可以满足文献排架、编目和情报检索的需要。由于修订、出版周期过长,影响了它的推广和使用。由于BC2成功地将传统的分类理论同分面分类理论和技术结合起来,对一些分类法(如《概略分类体系》等)和叙词表 (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叙词表》)的编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BC2被认为是编制叙词表所用词汇和词间结构的来源。米尔斯因编制BC2而荣获阮冈纳赞奖(1984)。

为您推荐

《史料旬刊》

《史料旬刊》 : 中国故宫博物院文献馆1930~1931年编印出版的公布清代档案的集刊。又名《史料丛编》,为《文献丛编》的姊妹编。线装,共出40期,约118万余字。所公布的档案史料以清代康熙至道光年间的各种案件..

上海交通大学包兆龙图书馆

上海交通大学包兆龙图书馆 : 交通大学前身是1896年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建校初期设有一个图书室。1916年校庆20周年之际,唐文治校长发起捐款,1919年建成一幢面积为 2300 平方米的图书馆楼。1921年学校改称交..

石印文献

石印文献 : 用特种石材制版印刷而成的文献。石印是平版印刷的一种方法,是德国A.逊纳菲尔德(1771~1834)于1798年发明的。它是根据石材吸墨及油水不相容的原理创制的,其基本程序是:先将文稿平铺在石版上,上面涂上..

日本情报系统

《日本全国书志》

《日本全国书志》 : 日本现行国家书目。周刊。由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根据缴送本编辑出版。前身为1948年10月创刊的《纳本月报》,1955年6 月改为《纳本周报》,1978年起采用计算机编辑。1982年1 月改称现名。..

实验性分组交换服务网

实验性分组交换服务网 : 英国邮政局于1977年 4月运行的一个实验性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提供虚拟线路服务。它在3个节点(伦敦、曼彻斯特和格拉斯哥)各设一台分组转接交换机,节点之间采用 4.8万波特数字线路相..

手工检索系统

手工检索系统 : 以人工方式查找和提供情报的系统。其特点是人直接参与检索过程。所使用的情报检索工具包括书本式目录、文摘、索引以及各种卡片(穿孔卡片、元词卡片)。手工检索系统包括 6个子系统:①文献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