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

    楚剧 : 旧称“黄存花鼓”、“西路花鼓”,原系湖北东部的花鼓戏,吸收了民间说唱歌舞,1910年前后形成于共黄,后传入武汉一带,又吸收汉剧、京剧的唱腔和表演方法。逐步发展提高。原是人声帮腔,锣鼓伴奏,1923年改为丝弦伴奏。解放后,音乐上有所革新,丰富了板式,发展了小调,吸收了“高腔”,形成以“迓腔”为主的板腔、高腔、小调三大腔系。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葛麻》、《百日缘》、《泼粥》和现代剧《双教子》、《追报表》影响较大。

为您推荐

文艺工作的特点

文艺工作的特点 :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党的宣传工作历来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承担着把党的政治路线,思想立场及各项方针政策切实贯彻到群众中去的重要任务,同时又是对群众进行政治思想教..

对口词

对口词 : 流行于全国各地。是1958年以后群众业余文艺活动中出现的新曲种。由两人以较快的速度对口朗诵唱词,或一人一句,或一人一段,结合动作表演,动作幅度较大。唱词与新诗接近,语言简练、通俗、形..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 流行于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山东的部分地区。演唱时以梆子打节拍,音调高亢、激越,善于表现慷慨、悲壮的情绪。它的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有慢板、二六、流水、尖..

花鼓戏

独脚戏

独脚戏 : 流行在上海和江苏、浙江部分地区的“唱新闻”、“小热昏”、“隔壁戏”发展而成,也受文明戏和相声的影响。一般由1—2人演出,也有3人以上的。解放后,独脚戏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整理上演..

苏州评话

苏州评话 : 用苏州方言说讲的评话。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大致渊源于唐宋以来的“说话”、“讲史”等,清乾隆时已经形成。说者多为一人,坐说不唱,或穿插吟诵赋赞、诗赞一类韵文..

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 : 流行于河南、安徽、山东等地。演唱形式有自拉自唱、一拉一唱和对口唱三种,演员手打檀板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对口时,另一人还打单钹和书鼓;伴奏者拉坠子弦,有的并踩打脚梆作为击节。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