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用语,由美国新批评派学者艾伦·泰特首先创用,用以反对文学客观效果论。
作为社会活动的文学,一般都想达到某种社会效果。从亚里士多德的“宣泄”、古罗马的“寓教于乐”直到现代文学批评理论,普遍认为文学有传达意义的作用。“新批评”坚持反对传达论,认为把诗作为传达某种思想的工具,是旧式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错误。
泰特提出,艺术来自人们对绝对经验的渴求,而这种渴求在现实中无法满足,只能诉诸艺术作品。
因此艺术经验只能在艺术形式本身的限度内来理解。艺术虽然创造了经验的整体性,但与一般的行为方式并无联系。
“诗的真正作用性在于其彻底的无用性”。文学要讲效果就是强调其传达功能,就是用诗来传达“本该用科学或其他文体来传达的思想或感情”,因此便是一种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