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

接受理论:

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美学,是兴起于本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个影响极大的文学批评流派。

它由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尧斯和沃尔夫冈·伊瑟等5名文学理论家创立,被人称为“康士坦茨学派”。促成接受理论发生的思想理论渊源是现代阐释学,而促进接受理论广泛传播的理论动力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1967年尧斯发表《文学史作为对文学理论的挑战》一文,对影响欧美半世纪之久的“新批评”方法发起攻击。1970年伊瑟发表《文本的召唤结构》,认为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它们决定了作品的“召唤结构”,这是文学接受得以实现的关键。

这两篇文章奠定了接受理论作为独立学派的基础。接受理论主要研究一个艺术作品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具有各种不同的意义结构,即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待文学的接受问题。

接受理论认为,过去的文学史只是作家和作品的历史,忽略了读者的作用。然而,文学作品不是对于每个时代的读者都以一种面貌出现的客体,而是时刻等待着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不断变化的反响。

接受者的阅读、理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阅读者必须进行联想,以填补文本跳跃的空间和时间,对文本的意义进行推断。

只有阅读活动才能将作品从死的语言材料中拯救出来,并赋予它以现实的生命。没有接受者积极的、连续的参与,文学作品实际上就无所谓存在。由于作品文本既有背景又有前景,既有不同的叙述和看法,也有不同意义的层次变化,并且由于接受者的天资经历和文化修养的千差万别,又有时代变迁的影响,因此接受者对作品的理解、领会以及所赋予意义的变化范围也异常广阔。

接受理论看到了完整的文学活动中读者的重要作用,为当代文学批评增添了重要一页。它在70年代得到广泛传播。

为您推荐

读者反应批评

读者反应批评:20世纪70和80年代在美国流行的一种批评理论,类似于德国的康斯坦茨学派或接受美学。这种理论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定义,但其核心是集中研究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反应,而不是作为自足实体的文学作品本身。它主要关心..

神话批评

神话批评:一种文学解释的方式,它认为文学作品是反复出现的神话模式和结构或永恒的原型的表现或体现。神话批评盛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兴趣不在于一部给定作品的独特性质,而在于作品中那些使它与古代神话和宗教相联系..

利维斯学派

利维斯学派:指追随英国文学批评家F.R.利维斯(1895-1978)及其理论的一些批评家或学者。利维斯曾是剑桥大学的教授,《细读》杂志(1932-1953)的主编,发表过《英国诗的新方向》(1932)、《重新评价英诗的传统和发展》(1936)和《伟..

女权主义批评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批评的一种类型。始于60年代后期,其创始者是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主要不是一种批评方式,而是对一切研究领域里的方法问题的全面探讨。虽然它首先由法国人提出,但主要流行于美国,其实践者包..

语像

语像:文学批评术语。语像中的“像”原指东正教中彩绘雕刻的圣像,后来为实证主义符号学家莫里斯借用作符号学术语。在现代文学批评中,语像指一个符号,它超出任意性或传统的参照系,在形式、形态或性质方面与它所指称的对象多..

荒诞戏剧

荒诞戏剧: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在法国和欧美的一批剧作,因其表现阿尔贝·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荒诞主义——而得名。它最初受到冷遇,后来逐渐获得承认。1961年,英国评论家马丁·埃思林(Martin Esslin)在其《荒诞派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