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39—
【介绍】:
法国批评家。
生于保加利亚的索非亚。获索非亚大学学士;1963年移居法国,获巴黎大学博士。
1968年起入巴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工作,后任研究员。曾在欧美多所大学讲学,兼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托多洛夫最初以翻译俄国形式主义的论文知名,论文集《文学经验》(1965)出版后引起重视。本人的主要着作有《符号学研究》(1966)、《文学和意义》(1967)、《什么是结构主义》(1968)、《〈十日谈〉语法》(1969)、《诗学》(1972)、《象征的理论》(1977)、《他人的问题》(1982)和《批评之批评》(1984)等。《〈十日谈〉语法》是其代表作,影响也最大。托多洛夫在这部作品里对《十日谈》进行类似语法式的分析:人物被看作名词,他们的特征被看作形容词,他们的活动被看作动词。
这样,《十日谈》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可以理解为一个延伸的句子,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把各个成分结合起来。结果,正如这部作品最终是关于它自己类似语言的结构一样,托多洛夫也认为,每一部文学作品在明显描写外部现实的行为中,暗暗地注意本身的构成过程。
换言之,一切都纳入了语言结构的范畴。托多洛夫的着作和理论见解对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流行都产生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