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东山(1902~1955)

    史东山(1902~1955) :   中国电影导演、编剧。浙江省杭州人。原名史匡韶。从小受父亲的艺术熏陶较深,20岁进入上海影戏公司担任美工师,并在一些影片中扮演角色,还利用业余时间尝试写电影剧本。1925年,他自己编写的剧本《柳絮》为公司采用,并担任导演(上映时改名《杨花恨》),这是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他的早期影片,包括《杨花恨》及后来的《同居之爱》(1926),存在唯美倾向,脱离社会现实。1927年,他编导《王氏四侠》,主观上想表现驱除强暴,为祖国斗争的思想,形式上却使影片格调和当时流行的"神怪武侠片"同流,大大损伤积极的意图。1931年,他为联华影业公司导演的《银汉双星》,再次表现出唯美主义的倾向。
  左翼文化运动兴起后,史东山的艺术观发生很大变化。"九一八"和"一二八"事变后,他大声疾呼"要拿起枪到东北去,要投奔义勇军",同孙瑜、蔡楚生等合作编导反映"一二八"前后民众抗战情绪的《共赴国难》。1932年初,又编导了反映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消除私怨,一起奔赴抗战前线的《奋斗》,这些影片激励了人民的抗日热情。1933年9月参加中国电影文化协会,任执行委员。次年初,转入艺华影业有限公司拍片,先后编导影片《女人》(1934)和《人之初》(1935),接着又为新华影业公司编导《长恨歌》(1936)、《狂欢之夜》(1936)、《青年进行曲》(1937),这些影片比较深刻、广泛地触及社会问题,有比较鲜明的时代色彩。
  抗日战争爆发后,史东山由上海赴武汉转至重庆,在当时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领导下的中国电影制片厂工作。这期间,他编导的影片有《保卫我们的土地》(1938)、《好丈夫》(1939)、《胜利进行曲》(1940)、《还我故乡》(1945)等,反映出他饱满的爱国主义热忱。此外,还导演《蜕变》、《秋收》等舞台剧。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到上海,参加联华影艺社(后改称昆仑影业公司)的筹建工作,并拍摄了《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见彩图)。作为史东山的代表作,这部影片为"战后中国电影艺术奠下了一个基石"。1948年5月,编导了《新闺怨》。同年去香港,不久到北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史东山任文化部电影局技术委员会主任。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编导了《新儿女英雄传》(1951),获得1951年第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的导演奖。1952年,与蔡楚生合作拍摄大型纪录片《反对细菌战》。50年代初,他的理论著作《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出版。1955年2月23日去世,终年53岁。

为您推荐

声画同步

声画同步 : 影片中声音与画面的协调一致。自声音进入电影后,电影即由纯粹的视觉艺术变为视听结合的艺术。电影画面不再只是动作的影像,还配有声音。这两种电影元素交互作用,彼此配合,构成声画结合的不同蒙太奇..

16毫米电影

16毫米电影 : 影片宽度为16毫米的电影。是窄胶片体系中应用最广的一种电影。1923年由美国伊斯曼柯达公司开始销售,当时只供业余电影爱好者拍摄影片使用。16毫米无声片画面放映尺寸为宽9.65毫米,高7.26毫米,..

神州影片公司

神州影片公司 : 中国早期私营电影企业,由归国留法学生汪煦昌、徐琥等人于1924年10月创办。推行"潜移默化"的制片方针,力图通过电影艺术的感染力,"于陶情冶性之中,收潜移默化之效。"因此,该公司出品的影片,不仅..

《神女》

摄影棚

摄影棚 : 电影制片厂中拍摄内景的最主要的生产场所。不同的经济体制、社会环境与生产条件可能形成不同形式、规模的摄影棚。早期的摄影棚只是一个仅有顶棚和棚架、四面漏空的"大棚子"。中国的摄影棚名称由..

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 西班牙第一个、也是该国最大的国际电影节,被称为"西班牙国际电影节之父"。在欧洲有相当影响。1953年创办,每年 9月举行一次,为期10天左右。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支持世界各国电影界..

《十五贯》

《十五贯》 : 中国彩色昆曲戏曲片。上海电影制片厂1956年摄制。编导,陶金;摄影,黄绍芬、陈震祥;主要演员,周传英、郑传鉴、王传淞等。无锡小肉店老板尤葫芦带15贯钱回家,谎称是卖女儿的身价,其女苏戍娟信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