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科托夫,F.S.

    罗科托夫,F.S. :

罗科托夫早年的生活资料尚不完全,可能出身于农奴家庭,由于结识了当时莫斯科艺术学院的管理者I.I.舒瓦洛夫而有机会进入艺术圈。1760年起在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学习。1765年移居莫斯科。

罗科托夫是俄国肖像画的开创者之一。在圣彼得堡期间,他主要通过在俄国工作的法国艺术家,如L.托克及P.罗塔里,掌握了西方洛可可风格绘画,尤其是盛装肖像画的手法,同时也研究了舒瓦洛夫收藏的俄国及西欧绘画作品,创作了《伊丽莎白·彼得洛夫娜肖像》《彼得·费德罗维奇大公肖像》《彼得三世肖像》《奥尔洛娃肖像》《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加冕肖像》等盛装肖像画,这些作品延续了俄国18世纪上半叶的肖像画风格。在莫斯科期间,罗科托夫的风格走向成熟。18世纪60~70年代,他创作了一系列贵族知识分子的私密肖像画,包括《沃龙佐夫肖像》(18世纪60年代末)、《迈科夫肖像》(1765年左右)、《斯特鲁伊斯基夫妇肖像》(1772)等,多为椭圆形的半身像或胸像,人物为3/4侧身像,背景空无一物。不同于彼得堡时期的作品,这些作品更多展现了人物隐匿的情感、内在的精神及独特的个性,而不仅是外在的荣光与庄重。他对光的运用十分巧妙,光线从黑暗中投射到人物的面部、颈部和肩膀,使人物焕发神采,用厚重的白颜料与粉色混合,表现珠宝和布料上的闪光。对色调的把握也更加娴熟,以流畅的笔触留下的颜料薄层,制造出烟雾般的朦胧效果,赋予人物神秘感。

18世纪80年代,罗科托夫创作了《V.E.诺沃西利采夫肖像》(1780)、《E.V.珊迪肖像》(1785)、《I.I巴里亚京斯基肖像》(18世纪80年代)等作品。这些作品中出现了更加清晰的色调变化和突出的立体感,人物的内在情感与高尚的道德统一起来。这些晚期作品也反映了俄国艺术风格从洛可可向古典主义的过渡。

《亚历山德拉·斯特鲁伊斯科亚肖像》

为您推荐

金农

金农 : 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扬州八怪之一。少从师何焯,博学多才,工诗词,善书法,精鉴赏,与丁敬、吴西林被称为浙西三高士。雍正十三年(1735)开博学鸿词科,由裘思芹推荐,于次年入都,但未被选中,心情抑郁,遂走齐..

沈尹默

沈尹默 : 原籍浙江吴兴(今湖州)。生于陕西汉阴,卒于上海。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1913年被聘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参与编辑《新青年》杂志,并和鲁迅、胡适、周作人等人倡导新文学运动。擅长古典..

黄易

黄易 : 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官济宁同知。精于篆刻,与丁敬合称“丁黄”,为西泠八家之一。擅长画山水,笔墨清淡,又能画梅花,别具风采;工隶书,并喜集金石文字,在山东为官时,广搜碑刻,加以研究。绘有《访碑图》,著..

《王浚妻华芳墓志》

王文治

王文治 : 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少负奇志,诗歌和书法闻名于时。25岁游京师。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殿试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三年后大考第一,擢侍读。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曾出使琉球(今台湾)。因事镌级,乞病..

《龙藏寺碑》

《龙藏寺碑》 : 立于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十二月。在河北正定县城隆兴寺大悲阁东侧。碑高210厘米,宽90.5厘米,碑上题额为楷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3行15字。碑文楷书,碑阳30行,每行50字;碑..

南北朝写经

南北朝写经 : 现存绝大部分为甘肃敦煌莫高窟所散出者。敦煌莫高窟所出经卷多数都是佛教经籍(也有少量道经),其中的南北朝写经在书法上具有重要价值。南北朝写经中的纪年延续了从5世纪初到6世纪末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