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N.N.

    格,N.N. :

生于俄罗斯沃罗涅日,卒于乌克兰切尼科夫。在乌克兰度过童年。祖父是从法国流亡到俄罗斯的侨民。1847年进入基辅大学数学系,1848年转到彼得堡大学。因对美术有特殊爱好,1850年投考皇家美术学院,跟随P.巴辛学习。1857年毕业时因成绩优异而获得公费出国深造的机会。早期创作曾模仿学院派画家K.P.布留洛夫的风格。到国外后,结识画家A.A.伊万诺夫,并深受后者的影响,在题材上追随伊万诺夫,从《圣经》中选择有关人类道德思想的主题进行创作。《最后的晚餐》(1861)在1863年皇家美术学院的展览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审查机构以“物质主义和虚无主义”为名禁止他复制自己的作品,但他也因此成名,成为美术学院的教授。1866年,与流亡海外的A.I.赫尔岑相识,并画下了《赫尔岑肖像》(1866)。1869年,从意大利回到彼得堡。70年代初他积极参加巡回展览画派的活动。在1871年的第一次巡回展览画派的画展上,他的历史画《彼得大帝审问王子阿历克赛》以题材的独到和人物心理刻画的深度而获得成功。这幅取材于俄罗斯民族历史的杰作,奠定了格在俄罗斯艺术史上的地位。1869~1875年,生活在彼得堡,为作家I.S.屠格涅夫、N.A.涅克拉索夫、M.萨尔蒂科夫-谢德林,史学家N.科斯特马罗夫,雕塑家M.M.安托科尔斯基等众多文化名人绘制了肖像,还为V.别林斯基制作了雕像,他的系列肖像画以性格描绘的深入见长,形成了一座独具特色的俄罗斯名人肖像画廊。1875年以后,格迁居到切尔尼戈夫省的庄园,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直到1879年几乎没有创作新的作品。1882年他与L.N.托尔斯泰相识,并成为托尔斯泰主义的追随者。在他后期的创作,如《髑髅地》(1893)、《基督受难》(1894)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以道德改良和个人牺牲来改造社会的乌托邦思想的影响。

为您推荐

舍赫捷利,F.O.

舍赫捷利,F.O. : 原名弗朗茨-阿尔伯特·奥西普维奇·舍赫捷利。生于圣彼得堡,卒于莫斯科。祖辈来自巴伐利亚,其家庭属于俄罗斯伏尔加德意志族,祖父经商,在萨拉托夫享有较高声望。1866年一家迁回萨拉托..

费多托夫,P.A.

费多托夫,P.A. : 生于莫斯科郊区一个退职军人家中,卒于圣彼得堡。11岁进入陆军幼年士官学校,18岁毕业后到圣彼得堡近卫军芬兰团队服役。1835年考入皇家美术学院业余夜校。早期作品多为水彩和素描,肖像..

菲洛诺夫,P.N.

菲洛诺夫,P.N. : 生于莫斯科,卒于圣彼得堡。父亲是马车夫,母亲先后做过洗衣工和马车夫,家中有6个孩子,菲洛诺夫是家中幼子。自幼开始画画,童年曾为生计所迫当过舞蹈演员、绣花工人。1887年、1896年,父母..

四僧

普里亚尼什尼科夫,I.M.

普里亚尼什尼科夫,I.M. : 生于俄罗斯博罗夫斯克的季莫舍沃村一个商人家庭,卒于莫斯科。12岁起在莫斯科绘画、雕塑和建筑学校学习,但由于家庭原因于一年后辍学,直到1856年才返回学校,受教于S.K.扎良科等..

人像画

人像画 : 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意为个人、人物。人像画与圣像画的区别是,人像画用来指称世俗人物的画像。E.S.奥夫钦尼科娃认为I.M.斯涅基廖夫在1851年出版的《俄罗斯国家古物》一书中最先将“人像..

大诺夫哥罗德沃洛托沃村圣母安息教堂

大诺夫哥罗德沃洛托沃村圣母安息教堂 : 修建于1352年。此教堂是诺夫哥罗德石质建筑的代表之一,以保存有14世纪的壁画而著称。根据诺夫哥罗德编年史记载,1352年诺夫哥罗德大主教莫伊谢伊下令于城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