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堂会石窟 :
位于山西省高平市东略偏北15千米石堂会村北石窑南坡山腰间。共6窟,其中有北朝洞窟3个(第1~3窟)。洞窟面横长方形或方形、覆斗顶、三壁三龛式。四壁微内倾,壁前设低坛基。窟外雕较浅的前廊,其中第1窟还可看到圆形立柱、柱础和柱头横枋的遗迹。一般作重形窟门,外门圆拱龛形,圆形门柱,柱头有莲台,尖拱门楣,楣面多雕三叶一组的单列忍冬纹,门梁尾雕凤鸟或龙首。内门作长方形。窟门外两侧各雕一力士。圆拱尖楣龛作方形龛柱,柱头刻莲台或束莲,龛梁尾多饰凤鸟和忍冬纹。壁面上部均凿千佛小龛,旁刻供养人题名。第1窟前壁窟门左右各有一螺髻弟子。造像题材系三壁三佛,除第1窟右壁为立佛外,均为结跏趺坐佛。单铺组合为一佛二菩萨。造像特点,佛像面相丰圆,肉髻高耸,五官风化不清;内着僧祗支,外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腹部束带,裙摆覆座,呈八字外展;形体修长,右壁主尊佛身着通肩袈裟。菩萨头束髻,扎宝缯,颈饰桃形项圈,上身斜披僧祗支,下身着裙,腹束带,宽博的披巾于双肩下垂于膝后交叉,再上搭手臂,并斜向摆于一侧,若有凌风飘举之感。力士像头毁,颈饰尖桃形项圈;上袒身,下着袍,双肩搭披巾;足踏方座。有的座前有蹲狮。据考察,3窟造像明显地带有云冈石窟第三期和北魏洛阳龙门石窟造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