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 :
原名陈秀清,后改为张秀清。生于江苏扬州,卒于法国巴黎。出身贫微,但傲骨铮铮。自幼父母双亡,14岁被卖入安徽桐城烟花楼。1916年与桐城海关监督潘赞化结为伉俪。后受上海美专教授洪野的影响,学习绘画,1918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朱屺瞻、王济远。1921年考取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毕业后又考入里昂国立美术专科学校,1923年考取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与徐悲鸿同师于达仰。1925年以毕业创作第一名的成绩获罗马奖学金,得以入罗马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后又学两年雕塑。其作品多次在法国和意大利国际艺术展览会上获金、银奖。1929年回国,被上海美专聘为绘画研究所主任、导师,同时受徐悲鸿邀请,兼任南京中大艺术系教授。1933年任中国美术会理事。1937年,迫于身世招来的流言蜚语愤然再度出国。从此客居法国从事艺术创作直至去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她在异乡卖画,捐款报国。日本投降前夕,她在巴黎与中国留法艺术学会同仁上书国民政府,要求追回日寇侵华期间劫掠的中国艺术珍品。她在海外40年,生不入异土国籍,死穿旗袍入殓。遗嘱将两千余件作品及遗物全部捐献给祖国,实现了她“魂归中华”“奉献国人”的夙愿。关山笛有诗吊云:“旗袍入殓明君志,情随东风返故庐。”1979年,遗作被运回国内后,分藏于安徽省博物馆及中国美术馆。
潘玉良前期画风基本以印象派外光技法为基础,用色主观大胆,笔触干脆利落,注重色彩的冷暖变化及画面整体光色效果,画风自由、泼辣。中年以后的绘画风格逐渐向巴黎画派和野兽派直至中国画风发展。合中西于一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风景、人物、静物、雕塑、版画以及中国画方面均有很深造诣。她的作品为西欧许多国家收藏。她的传记载入《世界画家、雕塑家、素描家大辞典》和法国的《拉鲁斯绘画辞典》。1988年《潘玉良美术作品选集》出版。
《菊花和女人体》(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