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佛寺

    峨眉山佛寺 : 中国四川省峨眉山的佛教寺院群。是中国山林寺观的代表,现存者多建于清代以后。峨眉山是著名风景区,海拔3000余米,风景区面积115平方公里。传说是普贤菩萨的道场,至唐代已成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之一,全盛时有寺庙100余处及少量道观,现在还有20余处。
  峨眉山寺庙的分布注意了全山的整体规划。它们不仅是僧徒静修所在的一个孤立静止的对象,而且还是纵游全山的动态过程中的一些环节。这些寺庙互相照应,组成了一条连绵有致的环境线。峨眉山寺庙的布点遵循着以下原则:①均匀。照应游人的自然行止和心理要求,往往是二三十里一大站,三五里一小站,为人们提供休息和停留观赏的条件。②注意主次相间,重点突出,高潮迭出,抑扬顿挫,使人们在富有节奏和韵律的氛围变化中获得满足。③选择在景观和环境诱人之处,同时也注意使人工的建筑成为自然美的补充,成为被欣赏的对象。以上几点又常是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的。如清音阁建在4条山道的交叉处,与其他寺庙都有几里或十几里的距离。这里有两溪奔流,水声松涛,是游人必停的地方。洗象池在 3条山道交汇处不远,是攀上顶峰的征途上继"七十二道拐"陡峭山路后又一段长长陡路的起点,东望景色极佳,又是猴群出没的地方。
  寺庙本身布局密切结合基地的地形和周围环境,不求规整,自由多变。如洗象池将客房集中东侧,并连以东向长廊,便于眺望开阔的景色,次要用房则集中在景色不甚引人的西侧。山中基地不敞,一般避免大挖大填,主要建筑顺等高线布置,串连前后主要建筑的纵轴可以转折,也可以错位,纵轴左右布置次要建筑,并采用台(少许平整基地成层层台地)、吊(在基地倾斜的一方用柱子架立楼板)等方式对基地略作加工。寺内空间空灵多变并与寺外空间融贯相通。如伏虎寺、雷音寺、洪椿坪等寺庙都是佳例。
  峨眉山寺庙还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民居格调,尺度亲切,造型以灵巧活泼见长,不求隆重。大都只用悬山屋顶,二坡也不求一致,只有主要殿堂才用歇山顶。常用披檐作水平划分,披檐也不强求交圈,屋顶穿插机智巧妙。材料则因地制宜而用,木材不求粗巨和规整,露本色木面或涂黑色,以小青瓦或杉皮盖顶,以木板、编笆涂泥或块石作墙。峨眉山各寺都具有这种特点,仙峰寺、雷音寺、神水阁、九老洞、遇仙寺都是处理得很好的例证。它们布局虽都不同,但又统一在一个大环境的整体风格中。
  山林寺观在艺术上是对谨严整饬的城市寺观的补充,更多地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