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石窟 : 中国的佛教石窟。位于陕西省北部,包括铜川、延安、榆林地区的石窟。肇自北魏,历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各朝代,以至中华民国时期,总计800余窟,造像达8万余身。现存北魏至元代造像为石雕,明代有石雕也有泥塑,清代以后则全部为泥塑。
北朝石窟 陕北北朝石窟有北线和南线两条走向。
北线由吴旗、安塞、横山县直至通往大同的古道附近,为云冈型;以横山县接引寺摩崖造像、安塞县云山品寺、吴旗县石窟寺为代表。开窟时代相当于北魏孝文帝改制以后。横山接引寺摩崖菩萨立像高5.5米,作与愿印状,头戴高宝冠,双垂宝缯,面相丰圆,方颐薄唇,直鼻深目。安塞云山品寺石窟群,形制为马蹄形和方形穹窿顶中心塔柱,塔柱四面造像,内容为释迦、交脚弥勒和鹿野苑说法、涅槃变等佛传故事。壁雕千佛,造像秀骨清像,长颈削肩,褒衣博带,体态优美。服饰为浅阶梯式和阴线结合手法。窟楣仿木结构斗拱构筑,两侧壁雕双塔,极其华丽。吴旗石窟寺方形平顶,中央并列二中心柱,柱三面造像,风格服饰同安塞云山品寺,但造像较之更为修长清瘦和稍具程式化。
南线由甘肃经富县、黄陵通往洛阳和由长安经宜君通往陕北的古道附近。北魏、西魏石窟数量较多,富县川庄西王母洞、黄陵县麦洛安石窟和香坊摩崖大佛造像等皆属龙门石窟早期风格,石窟形制亦为方形、长方形、平顶,塔柱或中心柱。西魏石窟大多为佛教、道教小窟,其造像继承了陕北画像石雕刻风格,富有地区性民间造像特色。
此外,在宜君县、黄陵县沮河流域、富县葫芦河流域,还有南迁的鲜卑族和匈奴族供养人开凿的少数民族石窟,如宜君县福地水库石窟、黄陵县香坊石窟,以及一批胡服造像石窟,如富县西王母洞、宜君县彭村石窟和泰家河摩崖石刻。供养人和胁侍菩萨造像皆胡服圆领紧袖系腰,着长靴。
北周石窟在南部黄陵县寺湾悬崖有大窟1个,在北部榆林县开光城下有小窟6个,神木县虎头峁有2个摩崖造像龛。造像方拙短壮,头大颈粗,为民间造像风格,具有北朝晚期向唐代过渡风格的特征。
隋唐石窟 陕北隋唐石窟较少。隋代石窟以佳县刘国县乡隋大业五年(609)的玉泉庵为代表,系佛、道造像混合之石窟。长方形窟,洞口左右雕蹲狮、力士,门楣呈尖拱形,雕莲花卷云纹,富丽壮观。门内壁上部为佛涅槃浮雕,左右各雕束发袒胸、握降魔杵之佛教护法金刚和戴冠长髯袒胸、握三股叉道教老者护法神,以及二胁侍菩萨。菩萨低花蔓冠,宝缯双垂,方颐,微笑,颈圆如柱,璎珞华丽,披帛和璎珞由肩呈U字形下垂至足,裙带如绅,亦呈U字形下垂至腹,形成腹足双U字形。以菩萨为代表的石窟造像风格呈大块方柱形造型,雄浑宏伟,身躯比例粗短,头大,颈圆粗且长,为北朝石窟造像向唐代转变之典型风格。
唐代石窟主要分布在富县以南。其代表为洛川县仙宫寺石窟,凿于永泰二年(766)。方形平顶形窟,后壁佛坛上为三世佛,左右阿难、迦叶,两壁八菩萨、二侍者。菩萨花髻,袒露胸臂,颈环璎珞,臂着腕钏,披帛璎珞由两肩下垂至腿,下裙紧贴双腿,如曹衣出水。面相丰满,长眉,肌肤丰满圆润,上腰欹斜,富有青春的活力。造像自由运用贴泥条和浅阶梯式与阴线结合的艺术手法,表现肌肤圆滑、衣裙透肌的真实感觉,配合华丽的火焰轮光,堂皇富丽。
唐代民间小窟的代表作有:凿于景龙二年(708)的富县石泓寺二窟、铜川市金锁关石窟和凿于垂拱四年(688)的摩崖造型龛以及延长县石佛村出土的一铺石雕。石佛村石雕观音菩萨像,身穿布衣,左手提净瓶,右手柳枝搭肩,凝眸远眺,俨然是在田间劳动之中舒腰直身远望的陕北农妇的造像。力士形象则粗犷简括,双腿叉开,挺胸扭腹,张口瞪目,状如吼狮,虽仅70厘米高,却令人生畏。
五代、北宋石窟 五代造像见于甘泉县白鹿寺,系出自后晋天福(936~947)年间党项羌族工匠之手。
北宋军州石窟集中在延安地区,其开窟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分布之广在陕北都是空前的。除南部富县凿于开宝六年 (973)的大佛寺石窟、黄龙县凿于天圣十年(1032)的阿师崖寺石窟等外?蠊婺?咴煜穸际窃诒彼魏臀飨某て诘卮蠊婺U秸诩洌孀懦侨男藿ǚ⒄蛊鹄吹摹K堑目湔叱颇行排⒐房蜕掏猓蠖嗍潜N莱琼蔚谋眍韵健⒅富雍拖虏愎直瘢咴煜衿鹱盼榷ň摹⒈N莱琼巍⒈<椅拦淖饔谩K未拇硎呶鹤映は乇敝由绞?(1067)、延安市清凉山万佛洞(1077)、黄陵县双龙千佛洞(1094)、志丹县吕川石宫寺(1087)、狄青城石空寺(1081)、安塞县石子河石窟(1119)等。大窟多为寺庙形制,中心为佛坛,坛上前后并列八柱、四柱或左右屏壁、倒凹字形屏壁。造像多为三世佛、阿难、迦叶、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十六罗汉、天王等,四壁遍雕千佛或说法、涅槃、金棺说法等佛传故事。造像写实并具有浓厚的陕北地方特色。延安地区北宋石窟造像风格可以概括为三类,即以王信、薛成、冯义、孙友、孙玉石匠班子为一派,他们开凿的北部子长县北钟山石宫寺,风格浑厚质朴,厚重有力,重在形体,长于圆雕;以鄜州(今富县)介端、介政、介处、介子元、介子用家族两代石匠班子为一派,所凿黄陵县双龙千佛洞和富县马蹄寺沟石窟,形体简括,重在线的表现,长于结构宏伟的佛传故事巨型壁雕;以王志为首的石匠班子所凿的安塞县石子河石窟、黑泉驿石窟,则兼两家之长,风格细致玲珑,堂皇富丽。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工匠的艺术创造,成为中国北宋佛教石窟艺术的代表性作品。
唐代内迁现志丹县、甘泉县洛河一带的党项羌族,后来成为北宋军队的蕃部、熟户,在宋对西夏的战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时佛教在党项羌族也甚为流行。绍圣二年(1095)保安军开凿志丹县庙湾千佛寺,金皇统九年(1149)又于志丹县狄青城石空寺造像,风格粗拙、简括生动,与当地宋窟艺术风格迥异,男女供养人造像亦均圆领紧袖胡服系腰着长靴。
金以后各代石窟 金代石窟代表为:富县石泓寺(皇统六年)、延安市清凉山4号窟、甘泉县老君寺崖墓石窟。元代石窟代表为:佳县佛堂寺(1299)、富县松树沟造像群(1349)。金、元石窟形制、内容和造像皆因袭北宋石窟。
明代石窟群主要分布在榆林地区,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比宋代有过之无不及。其代表石窟为榆林红石峡石窟群(1487),安崖乡金佛寺石窟群(1605),神木县的东山万佛洞(1589),高家堡千佛洞、万佛洞、虎头峁伏智寺(1477),米脂县万佛洞(1558),志丹县顺宁大佛寺(1486)等。明代西北的政治、军事、交通中心由延安北移榆林,设延绥镇,置榆林卫,成为防御河套蒙古的军事重镇的九边之一。明代大规模的开窟造像是在防御河套蒙古的战争中随着城堡寨的修建发展起来的。榆林于成化七年(1471)置卫筑城,成化二十三年就在城北长城镇北台下创建宏伟的红石峡石窟群,共27窟。虽然造像遭到严重破坏,但宏伟的规模和"榆关雄峙"、"威震九边"等64方巨大的悬崖镌壁,则仍充分显示明代边塞军镇石窟的特色。明代石窟形制继承宋代,造像的写实能力趋于衰落。内容多以佛教为主,又混合儒道,并渗入了民间故事传说和民俗内容。藻井亦多以八卦为中心,环以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多层装饰。民间雕刻艺术进入大型窟群,是陕北明代石窟的特色。另外,靠近内蒙古一带的明代佛教造像,以长方条石稍事雕琢,再以阴线划出五官、以平行阴线刻出服饰。这种北方民族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历代石窟中也是具有特色的。
清代以后除开凿一些小窟和重修补塑历代大窟造像外,已无大规模开窟造像活动。
在中国石窟史上,陕北石窟无论是石窟形制还是造像风格都是自成体系的。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