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画像石

    陕北画像石 : 中国东汉墓室的画像石。主要分布在今陕西省?芰帧⒀影擦降厍?20世纪初首次发现,50年代后经考古发掘和收集流散作品,数量已达600多块。
  画像石内容可以分为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神话故事与祥瑞物象、乐舞百戏、建筑、历史故事、装饰图案等几大类。
  在这几大类中,反映农作和畜牧的场面较多,牛耕、谷物、收割、放牧、驯马等图像常以单个画面表现,一石面上并列多幅;狩猎与车骑出行也较多,一般以横长构图展开宏大场面,几乎每座墓都有。陕北在东汉时期属上郡,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杂居之地,边塞屯戍导致对牛耕与射猎的重视,是这两类题材屡见的现实基础。祥瑞物象也比较丰富,虎鹿驾车、祥云星座、灵芝仙草等或夹杂于几何纹中为边饰,或集中为一完整画面,在造型上它们与中原地区同类题材相似,反映出东汉时期关于死亡与灵魂的观念流布的一致性。历史故事与人物较少,仅见几幅。
  
  画像在墓中的分布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它们主要用于墓门装饰,在墓室中一般分布在过道横楣、中柱与边柱上,少量分布在壁面和券顶上。墓门由横楣、边框、门限或柱基及门等5、6块石料构成,看上去是呈矩形的完整画面,构图有一定规律:门上是铺首衔环,其上下均有龙、虎、朱雀等表示方位与吉祥的形象,布局疏朗,无背景衬映。横楣与边框相连呈凹形,由蔓草、卷云与禽兽组成的复杂图案沿其外围形成边饰。
  这种边饰手法在其他地区画像石中少见,边饰以内,属于横楣之处一般是车骑、射猎行列,属于边框之处分成若干小画面,一般有端坐扶桑、仙山上的东王公与西王母,还有门吏与望楼等。整个墓门上的形象呈现出内疏外密的节奏。
  陕北画像石主要以地产的页岩为材料,将自然平整的石面打磨后进行雕刻,代表性的技法是减地阳刻后用墨线勾勒形象细部,或加彩绘。在用线条框成的画面中,形象饱满充实,留白较少。以曲线描绘的蔓草卷云和祥瑞物象穿插流贯,势态舒散飞动。
  根据现有材料分析,画像石在此区域流行的时间为东汉永元(89~105)至永和 (136~141)年间。在未获得时代较早的材料之前,专家们认为这种艺术样式由其他地区传入,是它们在百年之内题材集中、面貌统一而且成熟的部分原因。

为您推荐

沂南画像石

沂南画像石 : 中国东汉墓室画像石。1954年出土于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东汉墓内。墓门上和墓室内装饰大量石刻画像。墓室模仿活人生活住宅,建前、中、后3个主室和4个耳室及1个侧室,室与室之间有门通连,占地面积..

孝堂山画像石

孝堂山画像石 : 中国汉代石祠画像石。位于今山东省长清县孝里铺孝堂山上,是墓前石祠内壁上所刻的画像。孝堂山石祠为一单檐悬山顶面阔两间的结构形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石祠西山墙外侧北齐武平..

武氏祠画像石

武氏祠画像石 : 中国东汉石祠画像石。武氏祠在今山东省嘉祥县南武宅山,旧称武梁祠或武氏"前石室"和"左石室",为武氏家族墓葬的双阙3个石祠的石刻装饰画,现保存刻石40余块。据武氏石阙和武梁碑记载,它的创建..

画像石

画像砖

画像砖 : 中国古代用于墓室建筑的砖刻绘画。画像砖作为一种具有装饰意义的建筑构件,一般认为始于战国晚期,盛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流行,且取得很高的成就。其中,汉代画像砖在出土数量、砖块形制、画..

河南画像砖

河南画像砖 : 中国汉代的一种有浅浮雕或阴线画像的砖。20世纪50年代后陆续出土于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其画像砖用雕刻好的木制印模在半干的砖坯表面压印出图像。砖的形状主要有3种:长方形的空心砖、长方形的..

邓县彩色画像砖

邓县彩色画像砖 : 中国河南省邓县学庄南朝墓出土的模印彩色画像砖。1957年发现该墓。墓室和甬道全部用砖砌成。墓室两壁各筑8个方形砖柱,甬道两壁各筑4个方形砖柱,上面砌着一砖一图的模印彩色画砖。画像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