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石窟 : 中国的佛教石窟。位于今云南省剑川县石钟山,又名石钟山石窟。包括石钟寺区8窟,狮子关区3窟,沙登村区5窟,总计16窟,造像139身。
年代 石窟有"天启十一年七月廿五日"题记 1处,南诏国的天启十一年相当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一说相当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另有大理国时期题记3处,有年号的"盛德四年"相当于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可见剑川石窟开造年代是公元 9世纪中叶至12世纪后半叶,为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649~1253)遗存的少数民族石窟艺术。
南诏王造像 共有3处。石钟寺区的第2窟《阁逻凤出行图》,高1.46米,宽1.52米,共雕16人,为剑川石窟群中人数较多的窟。窟形为仿厅堂建筑,厅堂中央的双龙头椅上,盘坐着南诏王阁逻凤,头戴高冠(头囊),右侧结跏跌坐着王弟阁陂和尚,左右簇拥着披虎皮衣、插猫牛尾的武士战将,筋肉暴起,装束紧牢,大鼻子,宽嘴唇,再配上圆圆的脸,形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王座两旁雉翣双举,旌旗飘动,表现了南诏王出行在此坐朝的场面。由于雕刻匠师们非常熟悉南诏的宫廷生活,又掌握了熟练的石雕技巧,所以能够将南诏宫廷的一个宏大场面,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者的眼前。
狮子关区第 1窟亦雕刻南诏王造像。窟高仅0.6米,在平座上雕刻5人,其中戴高冠蓄胡须的是国王,旁边戴莲花冠的是王后,面肤均丰满。中间坐一小孩,左右两侧亦坐男女孩各一人。座后有屏障,绘红绿两色帐幔,据屏障上石刻题记推断,此窟应是南诏早期首领细奴逻的全家造像,俗称全家福。把南诏王的家庭情景刻画入微,充满人间生活气息,这在石窟艺术中尚不多见。
佛教造像 剑川石窟大部分是佛教造像,反映了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佛教盛行的情况。
石钟寺区第3~7窟都是佛像,线条细腻,造型精工,为剑川石窟的代表。第5窟的观音雕像,背景巉崖峭壁,其间点缀着樵夫、老翁、琴师、童子等世俗人物。观音身体前倾,目光俯视,双眉微蹙,无言地凝视着悲苦的人间,民间叫他愁面观音。第7窟的甘露观音,容貌端庄美丽,面部肌肉丰满,身躯和手姿都表达出一种宁静的境界,是唐宋时代典型的佛教雕刻的艺术风格。
佛教在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传入云南,以密宗为主,所以石窟中有许多密宗造像,如石钟寺区第6窟的八大明王和沙登村区第4窟甲子寺的天王像等。 作者以夸张的手法,塑造出头戴宝冠、脸部扁平、宽鼻闭嘴、怒目如铃的形象,坚强有力而又灵活多姿,巧妙的变形使五官的表情更为强烈、威严、活跃,这里有着明显的西藏佛教艺术影响的痕迹。
此外,还有3处印度僧人的造像,大都是深目高鼻,结发于顶,披袈裟,持拐杖,身旁携1犬。
阿姎白造像 石钟寺区第8窟,分上下2层,上层正中1窟,中雕仰莲座,座上原有雕刻已毁损,在此部位上雕一锥状物,中央凿一深槽,深槽两侧有一道道打凿的痕迹,似女性生殖器,在晚近时期已成为妇女为求子嗣而膜拜的对象,民间称"阿姎白"。
由于白族是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文化上的主体民族,剑川石窟可视为白族的雕刻艺术,它和中原各地的石窟艺术有着传统的联系,但又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色彩。雕刻采用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背景部分往往运用线刻,造型生动,形象逼真,技巧纯熟,线条细腻,表现了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艺术水平。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