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墓雕刻

    王建墓雕刻 : 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皇帝王建陵墓墓室内雕刻。王建死于918年。其墓名永陵,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郊三洞桥路南,1943年正式发掘。墓室内高约6米,分前、中、后室三进,全深约23.4米,均为红砂石券顶。中室最大,深1.2米,名玄宫,王建的尸棺就置于玄宫中的一座石砌的须弥座上,石座两侧地面上,有12个半身神将雕像,作抬扶石座状。后室深6米,紧贴背面有一石床,石床正中,放置一座高约1米的王建坐像。王建尸棺已朽塌,墓内原有的哀册、谥册、谥宝、王建尸身上的玉大带及各种银器、铁猪、铁牛等现都移存于四川省博物馆中。
  墓中石刻以王建像、须弥座四周24身舞乐伎高浮雕及抬石座神将最为精采,可称现已出土的非宗教题材的五代石刻之代表作。
  据史书记载,王建生得"隆眉广颡,龙眼虎视","状貌伟然",雕像真切地表现了这些形体特征和精神状态,是一件成功的写实肖像。像雕成后,曾施加彩绘,现绝大部分已脱落。
  在须弥座腰部,有高约30厘米凹进去的垂直面,分成60个宽窄不同的竖格,除装饰性的立凤等外,前部刻有二舞伎、二乐伎,两边各刻10身乐伎。除二舞伎盛装披云帔,翩翩起舞外,其余22身,皆为盘膝坐势,手持琵琶、筝、箜篌、笙、拍板、正鼓、和鼓、毛员鼓、齐鼓、笞腊鼓、羯鼓、鞉牢、吹叶、箎、横笛、筚篥、排箫、贝、铜钹等20多种不同的乐器在演奏,这是一组燕乐中坐部的乐队。根据不同的乐器特点,如吹、弹、拍、敲以及演奏时的轻、重、疾、徐,在姿势动作和表情上各不相同,都作了真实细腻的刻画。这些作品,生活气息浓厚,技法简练,把演奏不同乐器的动作特点和古代妇女优美的体态神情,作了高度的概括和集中,创造出良好的典型,不仅给人以美妙的视觉感受,还仿佛听到了众乐齐发的动人音响,展现出不朽的艺术魅力。
           
  12个半身抬棺神将的位置排列也别具特色。它们不是等距离的均衡对称,而是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或二身并列,或单身抬持,个个孔武有力,似乎把这沉重的石座,抬得四平八稳,充分显示了互相照顾配合、生气蓬勃的热烈气氛。
  王建墓室内的石刻,把庄重、优美、雄健 3种不同的典型美,都作了充分的表现,在中国雕塑艺术遗产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为您推荐

曲阳修德寺雕刻

曲阳修德寺雕刻 : 中国5世纪末至9世纪中叶的石刻造像。修德寺遗址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城垣西南,距南护城河100余米,建于唐或五代。1954年在修德寺正殿遗址之月台西北先后发掘了两个造像坑。经修整后,得石像2..

汉代墓室建筑雕刻

汉代墓室建筑雕刻 : 中国汉代画像石墓中之建筑雕刻。汉代画像石墓已经发掘的大约有90座,主要分布于山东、江苏北部、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陕北与晋西北。其中以山东及苏北数量最多,约占1/3。这些墓葬都是在..

妇好墓玉石雕刻

妇好墓玉石雕刻 : 中国商代后期的玉石雕刻。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的妇好墓。墓主妇好为商王武丁的配偶,约当公元前13世纪。   概况  妇好墓所出玉器共755件, 为商代玉器出土最集中和数量最..

龙虎塔雕刻

居庸关云台雕刻

居庸关云台雕刻 : 中国元代建筑上的佛教密宗浮雕石刻。居庸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在今北京市西北50余公里的南口和八达岭之间。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至五年,命阿鲁图和别儿怯不花等在居庸关建造过街塔..

北周安伽墓石棺床雕刻

北周安伽墓石棺床雕刻 : 北周安伽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街道炕底寨村西北,2000年发掘。根据墓志记载,墓主安伽为北齐萨保(梵语音译,本义是商队队长),其祖先为“昭武九姓”中的西域安国人,于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