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 : 20世纪初欧洲(主要在德国)的文艺运动和思潮,在美术中有鲜明的反映。德国《狂飙》杂志的编辑H.瓦尔登1911年首次使用表现主义来称呼柏林的前卫派作家,不久被广泛采用。实际上,美术中最早的表现主义社团从1905年即已出现。
  表现主义是个复杂的文艺流派,它的成员包括不同政治倾向和思想倾向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都市文明不满,对机械文明压制人性和个性反感。对工人阶级表示同情,对保守的传统艺术表示反抗,要求艺术革新。他们从原始的农业社会、东方文明寻求精神安慰,并从东方和非洲艺术中吸收营养。表现派的美术家们强调艺术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主张不机械的摹仿客观现实,而爱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其中有些人在社会的不平等和人类的灾难面前有一种强烈的改变现实的紧迫感,用画笔刻画社会生活的黑暗面,描绘弱小的、在生命线上挣扎的人;而也有人故意回避生活中的矛盾,在艺术中寻求宁静和仁慈。不少表现主义艺术家在激烈和残酷的社会对抗前,表现出悲观和动摇,在作品中流露出悲惨和伤感的情调。
  表现主义是从后印象主义演变、发展而来,是对印象主义忠实地描绘现实的悖逆。同时,它和德国历史上的民族传统有内在的联系,它承继了中古以来德国艺术中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的特点。在造型上追求强烈的对比、扭曲和变化的美。19世纪末,德国的一些哲学家、美学家的理论,曾经对表现主义运动起了推动作用。K.菲德勒提出了在文艺中创造个性的课题,认为形式产生于内容和主题,并且和内容与主题难以区分开。他还把艺术品的产生看作是作者的内在的需要。T.利普斯把前人提出的移情说加以新的解释和发展,认为审美快感的特征在于对象受到主体的"生命灌注",从而为表现主义奠定了美学基础。W.沃林格人为,真正的艺术在于满足各个时代人们心中所存在的心理的需要。他说,"美术品可以是一种独立自由的有机体,和自然并存而在最终本质上又与自然毫不相干";他还提出了艺术创造活动中"抽象的趋势"的学说,为抽象主义的理论寻找美学的根据。
   
  直接对表现主义产生影响的是挪威画家E.蒙克。他的作品引起了一群年轻画家的极大兴趣。被称为表现主义先驱的是C.罗尔夫斯、L.科林特,和E.诺尔德。接近表现主义画风,且十分狂热的还有法国画家M.de弗拉曼克。他们是从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影响走向表现主义的艺术家,在作品中注意表现主观的内心感受,追求强烈的形式感。
  第1个社团是桥社,1905年成立于德累斯顿。它的发起者和主要成员和 E.L.基希纳、E.黑克尔、K.施密特-罗特卢夫、O.米勒、M.佩希施泰因。这群年轻人凭着乐观主义的热情和一种改革社会和艺术的信念,试图建立一个把生活和创作融合在一起的社团。他们提出到工人区体验工人的纯朴感情,对雇请的模特儿采取平等的态度;宣传艺术不只是具有自身的独立价值,而且还有为了人生、满足生存需要的目的;主张创作者与欣赏者处于平等的地位。桥社的画家们早期主要画风景和裸体,用写生直接抒发感情。桥社虽于1913年因内部意见不一而解体,但对德国表现主义运动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第 2个社团是青骑士社。组织者是从慕尼黑分离派中分裂出来的、来自俄国的W.康定斯基。他于1909年成立了慕尼黑新美术家协会,不久又脱离该会,以与F.马尔克共同主办的刊物《青骑士》为据点,团结一批激进的青年艺术家,参加的有A.马克、H.坎彭东克、G.明特尔、P.克利和著名作曲家A.勋伯格。在青骑士社举办的展览会上陈列作品的,还有桥社的成员和法国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的画家。1913年支持表现主义运动的瓦尔登的狂飙画廊,仿效法国举办了第一次德国秋季沙龙,陈列了包括青骑士成员在内的欧洲各国新流派的作品,并在北欧各国巡回展览,影响很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青骑士社中止了活动。但欧洲以至西方各国1910年以后的艺术变革,无不和它有一定的联系。青骑士社中最杰出的画家是康定斯基、克利和马尔克。康定斯基是抽象主义艺术的鼻祖,他在1911~1912年间推出最早的抽象绘画;瑞士画家克利采用半抽象的手法,创作了许多含有哲理性和富有稚拙趣味的作品;马尔克善于画马,试图把形的结构与色彩的微妙变化有机地结合于形象的塑造,以加强艺术表现力。他们都宣传非理性的、超脱现实生活的纯艺术。
  德国表现主义美术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据点是柏林的《狂飙》杂志社和同名画廊。参加《狂飙》活动的,除基希纳外,还有奥地利的O.科柯施卡。他的画派,在形式上以富有强烈的动感、旋转的笔触和歪曲客体的变形著称;在内容上,以善于剖析对象的心理状态、性格和情绪而引人注意。
  第3个社团是新客观社,出现于1923年。严格地说,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社团,而是一个展览会的名称。参预活动的艺术家受桥社和青骑士社的影响,提倡客观现实──主张描绘战争的后果和腐朽不堪的社会,对失去人性的现实和市民的庸俗气作猛烈的抨击。他们不要求极端地分解和歪曲客体,而要求细节的真实性。代表人物是G.格罗斯、O.迪克斯、M.贝克曼。新客观社是表现主义的最后阶段,也是它的左翼。
  表现主义艺术家虽然试图不重复现实,不反映现实的表面,而力求反映现实的本质和精神,但由于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和由于用人性的、人本主义的观点观察世界,决定了他们不能深入到生活的内里和本质,除少数人外,他们只能用传神的笔,画出一幅幅体现抽象观念的形式感很强的图画。表现主义的绘画,尤其是版画作品,经鲁迅介绍,对30年代的中国新木刻运动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书目
 Bernard Myers,The Germɑn Expressionism: A Generɑtion in Revolt,New York, 1957.
 Peter Selz, Germɑn Expressionist Pɑinting,Berkeley 1957.

为您推荐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 : 20世纪初的文艺思潮和运动。流行于意大利,影响到西方各国。未来主义的发起人是意大利诗人、戏剧家F.马里内蒂,美术方面的代表人物有C.卡拉、U.博乔尼、G.巴拉、G.塞韦里尼等。1909年2月20日,马里..

塔希主义

塔希主义 : 西方抽象绘画的一种技法。源于法语的Tache(意为斑污、斑点)一词,指用偶然的彩色斑点和色块所形成的绘画。塔希主义既反对传统艺术的再现,也反对几何抽象主义先入为主的观念,它更接近美国的抽象表现..

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文艺流派。倡导人为罗马尼亚诗人T.查拉。查拉在1918年 3月23日发表的《达达主义宣言》中,为达达主义下定义:"这是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嗥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西..

抽象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 : 20世纪40~50年代的美术思潮,最先出现于美国,影响波及欧美各国。抽象表现主义重视创作行为本身的意义,与超现实主义提倡的自动画法一脉相承,所以又有行动绘画的称号。因为它的发源地和中心在..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法国兴起的社会思潮和文艺运动,影响波及欧洲各国。涉及文学、美术、戏剧、音乐等各个领域。它从达达主义中吸收了反传统和自动性创作的观念。但克服了达达主义否定一切的..

照相写实主义

照相写实主义 : 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艺术流派,又名超级写实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摄影成果做客观、逼真的描绘。R.马丁在1974年的超级写实主义展览的目录中写道:"超级写实主义把人置于照相机的视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