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谢灵运传论

宋书·谢灵运传论:

中国南朝梁沈约撰。

此文虽附《谢灵运传》后,然并非专论谢灵运及其诗文,而是作者借以发表文学见解和主张的文学论文。《传论》着重谈两个问题:一是情与文之关系,二是声律问题。关于情与文之关系,提出情文互用观点。评价张衡云:“平子艳发,文以情变”。谓曹氏二祖、陈王:“以情纬文,以文被质”。意谓文因情之不同而不同,情又凭借文来表现和润饰。

二者互为作用。但从《传论》对三曹、潘岳、陆机、颜延之的赞语看,作者的旨趣更偏重辞采形式。

关于声律问题,作者指出:“夫五色相宜,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意谓作诗必须用四声来调配诗句的声调韵律,使平仄相间,抑扬相对,创造和谐悦耳的音乐美。作者认为,声律是诗歌创作的自身规律。

前人不知四声的道理,创作中虽有“高言妙句,音韵天成,皆暗与理合,匪由思至”。这个看法,不无道理。然前人对音律并非毫无察觉,只是还没有从理论上明确地提出来,并自觉地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去。沈约等人,在这方面做出了贡献,提出“声病”说,要求诗歌创作必须自觉地按照四声去选用文辞,这对于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增强形式美,确实有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过分强音律,又为当时形式主义的文风提出了理论依据,不利于文学的发展。钟嵘《诗品》对此提出批评:“文多拘忌,伤其真美“《传论》是最早论述诗歌声律的文章,它对后世诗歌声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较大。是研究诗歌声律理论的重要文献,在中国诗论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位。

为您推荐

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

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文艺论文。恩格斯写于1846年底至1847年初。编入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批评卡尔·倍克的《穷人之歌》,指出“真正的社会主义”诗歌,充满了德国庸俗小..

实验文艺心理学

实验文艺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的一个流派。19世纪后期由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首创。实验文艺心理学派采用自然科学实验方法观察人的各种心理活动;把科学实验的方法运用到文艺研究上来;采用“自下而上”的实证方法,即从特殊到一..

诗格

诗格:诗论。唐代王昌龄作。2卷。论诗强调立意与格律。认为“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主张立意应力求新奇,“凡诗立意皆杰起险作,傍若无人,不须怖惧”。只有“拟心天海之外,用思元..

诗有四种高妙

外在美

外在美:人的形体、语言、行为、衣着打扮等外观所表现出来的美。它是人的内在美的表现形式,与一定时代、民族、阶级的伦理标准和审美标准相联系,被内在美决定。无产阶级的外在美是它特有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意志、..

四溟诗语

四溟诗语:又名《诗家直说》。明代谢榛作。谢榛号四溟山人,因以名书。4卷。论诗主张师法盛唐李杜十四家。讲究格调,提出“文以气格为主,繁简勿论”。强调“文随世变”、“直写性情”。重视意境的创造。认为情与景是诗的两..

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

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文艺论文。列宁写于1910年12月。中文版《列宁全集》收入第16卷。本文主要论述托尔斯泰的学说与无产阶级斗争的关系。指出,托尔斯泰的观点与无产阶级的生活、工作和斗争是矛盾的,他的学说反映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