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梆子②

山东梆子:中国戏曲剧种。又称“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约在清初,山陕梆子传入山东,受当地方言影响,逐渐演变成具有粗犷豪放风格的本地梆子。流行于菏泽,济宁、泰安、聊城、临沂等地,其中以菏泽(旧曹州府)为中心的,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汶上梆子。”它和平调、莱芜梆子、豫东调、沙河调、祥符调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血源关系。传统剧目600余部,代表性剧目有《打金枝》、《两狼山》、《骂金殿》、《宇宙锋》、《墙头记》等。唱腔高亢激昂,属板腔体。常用板式有[慢板]、[流水板]、[二八板]、[一鼓二锣]、[飞板]、[起板]、[栽板]、[二犯]、[金勾挂]、[一串铃]、[倒反拨]等。伴奏曲牌有180余种。过去全用“大本嗓”(真声)演唱,旦角尾音翻高。后来逐渐变化,多用“二本嗓”(假声)演唱。早期用的伴奏乐器是大弦(八稷月琴)、二弦(大筒短杆,两根皮弦、用弓拉奏)、三弦,后改以板胡、二胡、琵琶、笙为主。

为您推荐

草台②

草台:戏曲舞台体制之一。戏曲艺术的表演,其萌芽时期大多是利用自然地形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戏曲艺术的表演场所也逐步地实行建筑化,从而有了相对固定的剧场。但是,广袤的农村地区依然缺少那些固定的剧场建筑,至明、清..

科班②

科班:旧社会培养戏曲演员的教育机构。科班多以民办或艺人自办,招收的学生为少年儿童,培养的年限一般7—10年。科班的教育方法,以口传心授为主,重视舞台实践,轻视文化教育。清末民初,国内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科班,如北京的..

腔格②

腔格:根据汉字的平、上、去、入四声调值,来安排唱腔的旋律走向,称为腔格。依字行腔、以腔带字是戏曲唱腔的规律。字的四声、调值不同,唱出的腔就会千差万别,从而形成了唱腔的高、低、断、连,使旋律走向各异。如果脱离..

同州梆子②

花音②

花音:山、陕一带梆子剧种的一种腔调,也称欢音。花音是与苦音相对而言的,二者因音阶结构的不同,所以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运用时只须将“4”、“7”两个半音变为“3”、“6”,曲调即变得欢快、明畅。..

趟马②

趟马:戏曲表演的程式动作,也称“马趟子”。通过一整套连续的舞蹈动作,表现人物策马疾行的情境。以“圆场”、“转身”、“挥鞭”、“高低亮相”等动作的组合,构成相对固定的表演程式。趟马分“单人趟马”、“双人趟马..

脸谱②

脸谱:戏曲演员运用各种色彩,以写实和象征的夸张手法,勾画面部,显示人物性格特征的一种谱式。脸谱的各种图案是概念化、程式化的,其特征是突出某类人物的共性,如红色代表忠烈,白色代表奸诈,黑色代表粗直等等。脸谱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