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属民间工艺类别。现为装饰和玩赏的民间工艺制品。唐代后渐变玩具后,因在鸢上加风笛,迎风发声,故名风筝。用细竹札成骨架,再糊上薄棉纸或塑料薄膜,由人用线牵引,借助于风力飞行的,具有观赏、娱乐、运动等功能的民间玩具。风筝的名字很多。古代按制作材质分为:木制、竹制、纸质、叫“木鸢”、“竹鸢”、“纸鸢”。春秋至唐,风筝称作“鸢”、“风鸢”、“飞鸢”等,唐至清,南方称“鹞”,北京称“鸢”。(“鹞”和“鸢”是指一种能长时在空中平展双翅的飞禽——“鹞鹰”)。此外还有称“风禽”、“凤巾”、“纸鸱”、“毫见”、“鹞子”等。清朝以后“风筝”取代了其它称号,一直沿用至今。对风筝的起源历来有各种说法,春秋战国时鲁班制木鸢为源的观点居多。其次为起源于秦末汉初,有唐朝的赵昕的《息灯鹤文》中所录韩信制作风筝的传说。宋高承《事物纪原》中有韩信制纸鸢的以测未央宫距离的记载。还有人认为始于五代,或者南北朝,不论哪种说法,但说明一点,中国风筝的历史悠久,而且闻名于世。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中写明:“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英国李约瑟在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对人类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发明之一。中国风筝传入世界各国年代有先后,但目前放风筝已成为国际性体育项目之一。潍坊国际风筝会等活动更加促进了风筝对外传播和发展。风筝对人类健康作出了贡献,我国放风筝活动自古至今在全国各地都有,风筝的制作普及各个角落,其中尤以北京、天津、潍坊、南通最为著名。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