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古代公共建筑。旧时祭祀神灵、祖宗或“先贤”的庙堂,后世封建宗族的一些家庙,宗祠亦通称祠堂。一些著名的祠堂,往往是封建帝王用来祭祀祖先的场所亦称太庙。这些太庙是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后世的太庙惯用庑殿顶。有些家庙或宗祠,往往为显宦、贵族、世家大族所建造。这些贵族、显宦、世家大族的家庙或宗祠,大多一一仿太庙方位,而设置于宅第东侧,其规模的大小,取决于贵族、显宦、世家大族的等第和地位等。有的祠堂还附设义学、义仓等非祭祀的建筑,为宗族内公共建筑。因家族为中国传统社会组织结构的基本单位,亦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单位。血缘宗族聚居一地,立祠敬祀本族祖先的文化手段,维护本族社会地位,加强族内凝聚力。故宗祠为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系封建礼仪的一个组成部分。祭祀先贤最著名的是奉祀孔子的孔庙,其中以山东曲阜的孔庙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它是祭祀孔子的礼制建筑。属于纪念性建筑,用于纪念历代圣贤和名人,如四川成都的“武侯祠”,是奉礼诸葛亮的;浙江杭州的“岳飞庙”,山西万荣县汾阳“后土祠”。后土祠建在山西万荣县的汾阳,创建于北宋景德三年(1006),16世纪末曾被洪水冲毁,现存建筑都是明清时重建的。祠内有一块金天会十五年(1137)刻的祠貌碑,碑上记载,南北长900米左右,祠有七重院落,拥有大小建筑50余栋,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是早期祠庙建筑的重要代表。除以上所述之外,还有祭祀神灵的有土地庙、龙王庙、城隍庙等。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