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传统建筑品种。中国古代一种兼具导引、装饰与纪念功能的建筑。常建于城池、宅第、宫殿、祠庙和陵墓之前,形制十分高大,以壮观瞻。初或为部落聚居地主要入口两侧岗楼布置形式,后演化为皇宫进门。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以二阙之间有空缺,故名阙或双阙。据《名度考》所述,古之宫殿,筑二台相植,中不为门,阙然为道,故名。周代已出现,形制或以相对两台分作楼观,或于两台观之间联以过梁屋檐。古礼“天子外阙两观,诸侯内阙一观”。可见,阙大体是由最初的显示威严、供守望用的建筑,逐渐演变为显示门第、区别尊卑、崇尚礼仪的装饰建筑。不设门,上覆屋顶;另一是门、阙合一的阙,即在双阙间连以单层乃至三层檐的门楼。从外型看,阙分重檐或单檐的正阙和单檐或重檐的子母阙两种。阙为砖石结构,尤其是汉代石阙多具有精美的雕刻,常雕刻有人物故事、走兽、车马等。在古代中国早在周代已有阙,春秋时宫殿的正门建阙。汉代宫殿、祠庙、陵墓建阙。东汉时许多贵族和官僚的第宅、墓、祠也建阙,以志官爵和功德。后世皇宫以台门取代宫门,阙制渐废,惟以石雕形式,立于祠庙,陵寝入口,用以铭记官爵、功德。阙之标识导引功能亦为纪念、旌表功能取代。现存四川雅安高颐阙,是汉代石制墓阙的代表。它为阙仿木建筑形式,用石雕出基础,墙身、斗拱和屋顶。孤立的双阙唐宋时仍然存在,只用于帝王陵墓。除双阙和门阙合一的阙外,在东汉至南北朝坞壁阙兴起,两阙之间连以大门屋顶,又称为连阙,在汉画像石、汉明器、北朝石窟中均有反映。隋唐以后由坞壁阙演化出作为宫城正门的宫阙,平面呈凹字形,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以及明清宫城紫禁城的正门、午门也采取类似的形制。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