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书法②

楹联书法:也叫“楹帖”、“对联”,俗称“对子”。为对偶工整、平仄协调的联语。它是从诗歌,特别是唐代格律诗中发展演变出来的。最早见于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宋代,楹联得到广泛运用,出现了祝寿联、挽吊联。明、清两代由于科举考试对骈体文的重视和皇帝们的倡导,楹联普遍盛行起来。园林亭榭、寺庙祠宇、婚丧寿挽、门宅店市,随处可见,产生了许多撰写对联的名家。如明代的解缙,清代的纪昀、翁方纲、阮元、袁牧、郑板桥等。有关楹联的著作也随之问世,如清代梁章钜写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等。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句法相似,词性相同,词意相关,平仄相对。楹联书写的基本形式是竖写,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无论一行或数行,均相对仗地依次排列。各种书体、字体乃至变体,都可用来书写。通过书法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楹联,或端庄肃穆,或龙飞凤舞,或古拙朴实,或秀丽劲健,或宁静,或潇洒,或豪放,或雄浑。使人在感受楹联内容美、形式美的同时,得到书法美的享受。

为您推荐

佛朗索瓦陶瓶②

佛朗索瓦陶瓶:古希腊古风时期黑花式陶瓶的杰作。作于公元前6世纪,出土于今希腊埃维岛伊斯提埃亚,因是意大利人佛朗索瓦发现而命名。陶瓶高61厘米。瓶画为克利底亚斯的作品,内容为荷马史诗《伊里亚特》的故事,瓶身横列着..

隶书②

隶书:汉字五种主要字体之一,也称“佐书”、“史书”。社会发展到秦代,书写事宜增多,篆书繁复难写的弱点更为突出,一种便于书写的字体——隶书便应运而生。相传隶人程邈收集隶字,加以整理。创造了隶书。隶书打破了篆书..

帖学②

帖学:有两种含义:一指研究法帖及拓本有关知识的学问。包括对法帖的源流、拓本的先后、书迹的真伪的考证鉴定,对法帖的优劣、拓本的精粗及书迹文字内容的评论、探讨等。宋时黄伯思的《法帖刊误》、刘次庄的《法帖释文》..

九宫格②

李斯②

李斯:秦代书法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战国末年入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任丞相。他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淘汰了异体字形,助成我国文字的统一,也为汉字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他长于工书,作品很多,相传秦代所有..

楷书②

楷书:汉字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又称为“正书”、“真书”、“正楷”。楷书是由隶书经过长期发展演变逐渐形成的。大约产生于汉末,至曹魏钟繇、晋王羲之创制了楷书法则,改变旧字体势,楷书正式成为一种全新的字体,开始盛行..

永字八法②

永字八法:古代书家所传的、以“永”字八笔为例,对正楷点画用笔的方法。“永”字八笔依序为:侧、勒、努、趯、策、掠、啄、磔,相当于今称的点、横、竖、钩、挑、撇、短撇、捺。它囊括了汉字的基本笔画,许多书家都曾专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