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实验剧团——大名县豫剧团②

大名县实验剧团——大名县豫剧团:1952年初由大名县兴华剧团与新华剧团合并而成,时名大名县实验剧团。由杨化民、韩琛、张运生、郭广运等负责。先后邀请豫剧名演员秦兰花、马兰凤、李淑云、郭兰玉、大英(艺名)、王素珍等来团演出。1954年该团又将河南安阳市艺华剧团并入,改名为大名县前哨豫剧团,刘冀燕为第一任团长,主演刘芝梅兼副团长,1957年该团曾获河北省先进单位称号排练演出的《穆桂英挂帅》至今仍为剧团的看家戏。1959年大名、魏县两县合并,该团为大名县豫剧一团,原魏县豫剧团为大名县豫剧二团。1960年一、二团合并为大名县豫剧团,有演职员70名。1961年6月两县分治,剧团一分为二。1956年至1962年为剧团最兴旺时期,曾向邯郸东风剧团输送薛飞、韩刚、申爱萍、杨焕玲等人。在团内培养出韩广、汤英、陈宝环等新秀。1966年后,剧团处于停滞阶段。1978年为解决后继乏人,招收学员30名,后称本团“小班”。1981年,小班并入剧团,形成以青年演员为主的局面。现该团主要演员有李付菊、胡玉景、杜春如、张喜民、许洪利、张喜俊等。





为您推荐

兰州豫华剧团——兰州市豫剧一团②

兰州豫华剧团——兰州市豫剧一团:1952年初由王焕章、王玉茂、张鹏飞、段启明、张德勋等五人合伙在甘肃兰州组班,性质属包账制。主要演员有王景云、常香玲、杜奎兴、王素琴、马景桃、董有道、陈同义、朱庆官及蔡君生、..

鄄城县豫剧团②

鄄城县豫剧团:前身为鄄城县新华剧社,1953年改称现名。姬兴起任团长。主要演员有刘昌盛、朱春银、高春花、马春娥等。1953年至1965年演出剧目有《火烧纪信》、《穆桂英挂帅》、《黄鹤楼》等。曾多次到河北、河南、江苏..

华山县联群剧团——砀山县梆剧二团——萧县梆剧团②

华山县联群剧团——砀山县梆剧二团——萧县梆剧团:1953年华山县撤销,华山县联群剧团移交安徽砀山县,定名“砀山县梆剧二团”。1954年调安徽萧县。原有山东梆子风味,1958年后,逐步豫剧化。主要演员有窦广田、于超兰、马..

咸阳专区新豫剧社——咸阳市豫剧团②

淇县工商剧团——淇县豫剧团②

淇县工商剧团——淇县豫剧团:淇县工商剧团筹建于1952年,以原“立品剧社”人员为基础。因资金大部需由县工商联合会资助,故取名“工商剧团”。1953年任命著名老艺人阎彩云为团长。戏箱从郑州租赁,于1953年11月赴西岗古..

通许县人民剧团——通许县豫剧团②

通许县人民剧团——通许县豫剧团:原为通许县人民剧团,1952年改称通许县豫剧团。1958年通许、尉氏两县合并,改为尉氏县豫剧二团。1961年与尉氏县豫剧一团合并为尉氏县豫剧团,1962年两县恢复原建制,两团也恢复原称谓。上..

睢县新放剧团——睢县豫剧团②

睢县新放剧团——睢县豫剧团:1953年夏,原文工团部分演员调入人民新新剧团,改称新放剧团。同年秋,又调入厚台岗业余剧团部分演员,新增剧目《抬花轿》、《义烈风》、《麻风女》、《三上轿》、《赶花船》等十多部。195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