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县回郭镇文娱剧社——巩县豫剧团——巩义市豫剧团②

巩县回郭镇文娱剧社——巩县豫剧团——巩义市豫剧团:1952年1月成立。团长李银成,副团长郭君。主演先后有祁兰芳、苏元超、刘淑君、韦玉庆、栗妞、任北方、周爱云、李孝三、张大森、马荣花、张春贤、刘万青、虎顺来、刘丙潭、牛宝玲、阎德功、帖爱琴、张永森等。主要剧目有《老征东》、《化心丸》、《张羽煮海》、《陈妙常》等。1955年4月改建为巩县豫剧团,郑鼎新任团长,李银成任业务团长,刘国政(涉村入)任文化教员,康九畴任辅导员。主要演员有李孝三、韦玉庆、赵忠林、栗妞、阎德功、帖爱琴、赵桂花等。经常在洛阳、偃师、孟津一带活动。演出节目为《陈妙常》、《张羽煮海》、《白蛇传》、《铡美案》、《化心丸》、《盗九龙杯》、《火烧纪信》等。1956年8月,剧团上演由李银成、艾方平整理改编,李银成导演的传统剧目《铡朱温》(又名《黑大寿过阴》);12月该团代表开封地区出席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韦玉庆获演员一等奖。“文革”中,戏箱被烧,县说唱团和豫剧团合并成一个团体。1979年2月,对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强行转业下放的人员进行平反,全部回团,达105人。1983年县戏校和县豫剧团合并,老演员和中青年艺术骨干纷纷离团,人员外流,演出质量受到很大影响。曾一度停演、放假。1988年始恢复活动。撤县建市后于上世纪90年代通过体制改革释放出了演职员的积极性,实力大增,以《九鼎歌》一剧参加河南省第十届戏剧大赛,一举获得“文华演出奖”,主演张香玲、叶东风、尚艳香同获表演二等奖。





为您推荐

宿县人民梆剧团——固镇县梆剧团②

宿县人民梆剧团——固镇县梆剧团:建于1953年的宿县人民梆剧团1966年全团57人移交固镇县,遂易名固镇县梆剧团。主要演员有李玉花、杨凤芝、秦绪宽等及后起的窦广华、王秀英、尹茂梅、张桂兰、李素兰、陈希荣、刘恩清、..

薛城县青年豫剧团——邹县豫剧团②

薛城县青年豫剧团——邹县豫剧团:山东薛城县青年豫剧团于1953年薛城县撤销后划归邹县,改称邹县青年豫剧团。1960年定称邹县豫剧团。时有演职员60余人。团址设邹县长青路8号。属集体所有制。1962年移植大型古装戏《红楼..

红星剧团——渭南地区豫剧团——铜川市豫剧团②

红星剧团——渭南地区豫剧团——铜川市豫剧团:创建于1952年10月。前身系崔兰玉在西安组建的豫声剧社,隶属铜川县人民政府;原名红星剧团,驻七里铺,为集体性质的民间职业剧团,初有演职人员60余名。1960年7月改为国营剧团..

大名县实验剧团——大名县豫剧团②

兰州豫华剧团——兰州市豫剧一团②

兰州豫华剧团——兰州市豫剧一团:1952年初由王焕章、王玉茂、张鹏飞、段启明、张德勋等五人合伙在甘肃兰州组班,性质属包账制。主要演员有王景云、常香玲、杜奎兴、王素琴、马景桃、董有道、陈同义、朱庆官及蔡君生、..

鄄城县豫剧团②

鄄城县豫剧团:前身为鄄城县新华剧社,1953年改称现名。姬兴起任团长。主要演员有刘昌盛、朱春银、高春花、马春娥等。1953年至1965年演出剧目有《火烧纪信》、《穆桂英挂帅》、《黄鹤楼》等。曾多次到河北、河南、江苏..

华山县联群剧团——砀山县梆剧二团——萧县梆剧团②

华山县联群剧团——砀山县梆剧二团——萧县梆剧团:1953年华山县撤销,华山县联群剧团移交安徽砀山县,定名“砀山县梆剧二团”。1954年调安徽萧县。原有山东梆子风味,1958年后,逐步豫剧化。主要演员有窦广田、于超兰、马..